拼音:cí qióng lǐ jìn
解釋:辭:文辭;窮:完,盡。無話可說,無理可辯。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懷州玄泉第二世和尚》:“僧問:‘辭窮理盡時如何?’師曰:‘不入理
辭窮理屈詳解>>
成語:辭窮理屈
拼音:cí qióng lǐ qū
解釋:理由站不住腳,被駁得無話可說。
出處:《宋書·鄭鮮之傳》:“時或言論,人皆依違之,不敢難也;鮮之難必切至,未嘗寬假,要須高祖辭窮理屈,然後
辭微旨遠詳解>>
成語:辭微旨遠
拼音:cí wēi zhǐ yuǎn
解釋:辭:文詞,言詞。微:隱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詞隱微而表達的意思很深遠。
出處:《梁書·劉之遴傳》:“省所撰《春秋》義,比事論書,辭微
辭不獲命詳解>>
成語:辭不獲命
拼音:cí bù huò mìng
解釋:指辭謝而未獲允許。
出處:《莊子·天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示例:衛交軍文子問二三子之於賜,天
辭嚴誼正詳解>>
成語:辭嚴誼正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解釋: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出處:元·劉壎《隱居通議·詩歌六》:“蕃武忠君愛國,辭嚴誼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機,其失在於疏爾。”
辭喻橫生詳解>>
成語:辭喻橫生
拼音:cí yù héng shēng
解釋:辭:言詞;喻:比喻。言詞中生動的比喻橫逸而出。
出處: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亦或辯口利舌,辭喻橫生為勝,或詘弱綴跲,蹥蹇不比者為負
辭富居貧詳解>>
成語:辭富居貧
拼音:cí fù jū
pín
解釋:辭:推辭,推卻。原指拒絕厚祿,只受薄俸。現形容拋棄優厚待遇,甘於清貧的生活。
出處:《孟子·萬章下》:“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娶妻非為養也,
辭簡義賅詳解>>
成語:辭簡義賅
拼音:cí jiǎn yì gāi
解釋:文辭簡要,意義完備。
出處:《清史稿·刑法誌壹》:“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辭簡義賅,易致舛訛,於每篇正文後增用總註,疏解律義。”
示例:
辭簡意足詳解>>
成語:辭簡意足
拼音:cí jiǎn yì zú
解釋:文辭簡煉而意思卻很充足。
出處: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卷,辭簡意足,壹坐駭然。”
示例:
近義詞:辭簡意賅
反義詞:
辭簡理博詳解>>
成語:辭簡理博
拼音:cí jiǎn lǐ bó
解釋:辭:文詞;博:大,深。雖然言詞簡單扼要,但說理十分深刻。
出處:《資治通鑒·晉記二十五》:“可謂辭簡而理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