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餐露宿,含辛茹苦。
汝身則勞,民獲安堵。
肝膽忠義,神其福汝。
我作營房,亦既勞止。
用集爾眾,緩急有備。
“風餐露宿”的意思是在風中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處: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裏,明朝飲馬南江水。”
近義詞:櫛風沐雨、草行露宿、餐風飲露。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旅途艱辛。
風餐露宿造句:
1、地質工作者在野外工作,常會風餐露宿,十分辛苦。
2、地質隊員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為祖國尋找礦藏。
3、看著那忽東忽西蜿蜒不絕的長隊,看著那些風餐露宿排隊的人們,讓人心裏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