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秋季為農作物收獲季節,冬季則貯藏果實以待壹年之需要。比喻壹年的農事。
2.逢時遇節(féng shí yù jié ):時:季節;節:節氣。遇到四季節令。指過年過節的時候。——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方才老爹說的,他是個告命夫人,到家請會畫的替他追個像,把鳳冠補服畫起來,逢時遇節,供在家裏。”
3.金風送爽(jīn fēng sòng shuǎng):金風:指秋天的風。 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魯迅《述香港恭祝聖誕》:“金風送爽,涼露驚秋。”
4.春暖花開(chūn nuǎn huā kāi):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遊覽、觀賞的大好時機。——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南內》:“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
5.秋高馬肥(qiū gāo mǎ féi):秋高氣爽,馬匹肥壯。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動的季節。——宋·李綱《靖康傳信錄》卷三:“臣恐秋高馬肥,虜必再至,以責前約。”
6.白雪皚皚 (bái xuě ái ái):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 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秦牧《鮮荔枝和幹荔枝》:“白雪皚皚的山峰,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大概總以為是燦爛得很,大可觀賞的吧。”
7.寒冬臘月(hán dōng là yuè):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漢·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8.春色滿園(chūn sè mǎn yuán):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唐·呂從慶《豐溪存稿·小園》:“小園春色麗,花發兩三株。” 宋·葉紹翁《遊小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9.春意盎然(chūn yì àng rán):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 春天的意味正濃。
10.秋高氣爽(qiū gāo qì shuǎng):形容秋季晴空萬裏,天氣清爽。——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