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死而復生
拼音: sǐ ér fù shēng
解釋: 死去了又活過來,形容生命不息。
出處: 三國·魏·曹植《辯道論》:“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獄,佯死數日,目陷蟲出,死而復生,然後竟死。”
舉例造句: 經過死而復生的掙紮,他才在風雪中摸下了祁連山。
成語: 枯木逢春
拼音: kū mù féng chūn
解釋: 逢:遇到。枯幹的樹遇到了春天,又恢復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舉例造句:?枯木逢春,陳花重放,舊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興的。
成語: 死灰復燃
拼音: sǐ huī fù rán
解釋: 冷灰重新燒了起來。原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
出處: 《史記·韓長儒列傳》:“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燃乎?’”
舉例造句: 儒家的理論,非等到董仲舒不能死灰復燃的。
成語: 卷土重來
拼音: juǎn tǔ chóng lái
解釋: 卷土:人馬奔跑時塵土飛卷。比喻失敗之後,重新恢復勢力。
出處: 唐·杜牧《題烏江亭》詩:“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舉例造句: 他們要掙紮,他們要變天,他們要卷土重來。
成語: 周而復始
拼音: zhōu ér fù shǐ
解釋: 周:環繞壹圈;復:又,再。轉了壹圈又壹圈,不斷循環。
出處: 《漢書·禮樂誌》:“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陰陽五行,周而復始。”
舉例造句: 季節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長榮枯,周而復始,年年如此。
成語: 返璞歸真
拼音: fǎn pú guī zhēn
解釋: 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同“返樸歸真”。
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英傑歸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聖,返璞歸真。”
舉例造句:我們很快就可以過上返璞歸真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