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格介紹
1。卷簾格
謎底字數須三字以上。以倒讀意扣謎面。
〖例如:〗“函授”(打常用語壹)
謎底:講信用(讀做“用信講”)
2秋千格
謎底限定兩個字。兩字前後位置互移後扣謎面。
例〗“今天”(打國名壹)
謎底:“日本”。
3。徐妃格
格名出自李商隱南朝詩中“只得徐妃半面妝”而得名。梁元帝後妃徐氏每次得知元帝要來時,便化妝成半面妝等候。因此又叫半妝格。此格謎底須在兩字以上,偏旁、部首相同。去除相同的偏旁、部首,以讀每字的半面意扣合謎面。
〖例〗“小舅子”(打化學元素二)
謎底:鈉,銻(讀作“內弟”)
4。白頭格
又名“素冠”、“皓首”、“粉面”、“壽星”格。謎底
字數須在兩字以上。猜時謎底首字讀諧音,用別字代替扣謎面。
〖例〗“廢品”(打《水滸》人名壹)
謎底:吳用。(“吳”字讀成諧音作“無”)。
〖例〗“走讀”(打哲學名詞壹)
謎底:形而上學(首字“形”用諧音讀作“行”)
5。梨花格
又名“諧音”、“玉冰”、“飛白”格。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均諧讀。
〖例〗“個體戶售貨”(打國名壹)
謎底:“丹麥”。諧音讀作“單賣”與謎面相合。
6。粉底格
又名“素履”、“白足”、“踏雪”格。謎底字數在兩字以上,末壹字諧讀才能扣合謎面。
〖例〗“不彎不曲”(打數學名詞壹)
謎底:“絕對值”(最後壹字“值”諧讀作“直”。)
7。素心格
又名“玉帶”、“素腰”、“夾雪”格。謎底字數在三字以上。謎底中間壹字讀成諧音,作別義解扣謎面。
〖例〗“默讀”(打學科名壹)
謎底:“心理學”(中間壹字“理”諧讀作“裏”)。
8。燕尾格
又名“燕翦”格。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末壹字須是左右結構的合體字。猜時左右分開兩字讀。
〖例〗“洛神賦”(打河北地名壹)
謎底:臨漳(末壹字讀作“水章”,因而謎底解為“臨水之章”)
9。蝦須格
又名“丫髻”格。謎底字數在兩個以上,謎底首字左右分開作兩個字讀,並與後面的字連起來讀以扣謎面。
例〗“手術學”(打法律名詞壹)
謎底:刑法(“刑”字左右分開讀作“開刀”)
10。展翼格
又名“振翅”、“剖腹”格。謎底字數須的三字以上的奇數詞或詞組,中間壹字應為左右分讀的合體字,並與上下文連起來,以切合謎面。
〖例〗“八月秋風高怒號”(打俗語壹)
謎底:“卷鋪蓋”。謎面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的首句。
11。上樓格
又名“登樓”、“踢鬥”格。謎底字數須在三字以上。謎
底末壹字移置首字前面與下文貫通讀,以扣謎面。
〖例〗“放眼全球”(打哲學名詞壹)
謎底:“世界觀”(將“觀”冠於“世”字之前,便讀成 “觀世界”,切合謎面。)
12。下樓格
又名“低頭”格。此格法與“上樓”相似,只是將謎底的首字移到末尾。
〖例〗“陽春白雪”(猜地理名詞壹)
謎底:“寒溫帶”(讀成“溫帶寒”,方可與“陽春-白雪”相扣。)
13。上下樓
謎底字數須在四字以上的詞或詞組,謎底首尾兩字互移成別義緊扣謎面。
〖例〗“言”(猜成語壹)
謎底:“人而無信”(將首字“人”與尾字“信”互換,讀成“信而無人”便切題意。)
14。調首格
又名“乙上”、“睡鴨”格。謎底須三字以上。格法是將謎底的第壹、第二字互調位置與下面字連讀扣謎面。
〖例〗“蜃樓”(打中國地名壹)
謎底:上海市(按格法讀成“海上市”)。
15。調尾格
又名“乙下”格。格法與“調首”相似,不同的是在於把謎底最後兩字位置互調。
〖例〗“懸崖勒韁”(猜國名壹)
謎底:“危地馬拉”(讀成“危地拉馬”,即切謎面。)
16。雙鉤格
又名“已巳”格。因“已巳”形似雙鉤而得名。謎底限定四字,扣謎面時須將前兩字與後兩字位置對調讀。
〖例〗“滿座皆曰去”(猜成語壹)
謎底:“言行壹致”(前兩字與後兩字對調,讀成“壹致言行”。)
17。蠅頭格
又名“墊巾”格。此格法與“蝦須格”相似,謎底須二字 以上。首字須是上下結構的,分成兩字並與後面的字連讀。
〖例〗“野火燒不盡”(猜《聊齋誌異》篇目壹)
謎底:“董生”(把“董”字上下分讀為“草重”,因而連讀為“草重生”,即扣合謎面。
18。中分格
又名“斷綿”格。謎底字數為奇數,須在三字以上,中間壹字上下分開作兩個字讀。
〖例〗“隆中決策”(猜地名壹)
謎底:“三岔河”(謎面取自《三國演義》回目,諸葛亮於隆中分析三分天下的形勢。將中間“岔”字讀為“分山”,與上下文連讀成“三分山河”,切合謎面。)
19。蜓尾格
又名“墊足”格。謎底須二字以上,謎底末字上下分開作兩字讀。
〖例〗多多(打外國地名壹)
謎底:“開羅”(“羅”字上下分讀為“四夕”,與“開”連讀成“開四夕”,切合謎面。)
20。回文格
謎底字數須三字以上。格法是將謎底先順讀,後倒讀,把兩次讀的意思合起來以扣謎面。
〖例〗“大爆冷門”(猜攝影詞壹)
謎底:“強反差”(先順讀如前,後倒讀為“差反強”, 兩者意思連續讀為“強反差,差反強”,扣合自然。
21。落帽格
又名“脫帽”、“免冠”格,謎底須三字以上。猜時將謎底首字略去不讀。
〖例〗“良師”(打常用語壹)
謎底:“好好先生”(把首字“好”略去不讀,而以“好先生”扣謎面。)
22。脫靴格
又名“無底”、“去履”格。要求謎底數字在三字以上,將謎底最後壹字摒除(不入謎義)。
〖例〗“玉環”(猜京劇名壹)
謎底:“楊門女將”(“將”字略去,以“楊門女”切合題意。)
23。轆轤格
謎底字數須為四字以上的偶數詞組。猜射時謎底的字逢雙互移位。如四字的謎底,其第壹與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與第四字
位置互移,以此類推。
〖例〗“長城南北”(打人體穴位二)
謎底:“內關,外關”(按謎格讀成“關內,關外”緊扣謎面。
24。紅豆格
謎底須在三字以上,猜時將謎底斷開頓讀扣謎面。此格現壹般不標出,以“頓讀”代之。
〖例〗“九十九”(猜成語壹)
謎底:“百無壹是”(將謎底頓讀成“百無壹,是”才切 謎面。)
25。摘遍格
又名“摘蓋”,“揭頂”格。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猜時去除謎底各個字的相同字頭,只取其下半部的字義扣合謎面。
〖例〗“朝辭白帝彩雲間”(猜農業名詞壹)
謎底:“籬笆”(按格法,去掉相同的”竹”字頭,為“離巴”切題。
26。放踵格
又名“摘底”格。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猜時去除謎底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義扣謎面。
〖例〗“萬家寶”(猜二字常用語壹)
謎底:“遭遇”(去掉相同的部首,為”曹禺”扣謎面。
“萬家寶”乃“曹禺”的原名。
27。離合格
又名“金鐘格”。此格謎底字數不限。只是謎底每個字必須是合體字,猜時先分讀後合讀(或先合讀後分讀),使謎底壹個字讀成三個或四個字。
〖例〗“夕照”(打字壹)
謎底:“曬”(先分讀為“日西”,再合讀為“曬”,連讀作“日西曬”以扣謎面。)
28。碎錦格
謎底字數須在兩字以上。猜時將謎底字拆作二字或三、四字讀。
〖例〗“眾口壹詞”(猜郵電用物壹)
謎底:“信筒”(將“信筒”二字分拆讀作“人言個個同”,與謎面相照應。
29。求凰格
格名取“鳳求凰”之意。要求謎底與謎面成對仗,講平仄外,還須在謎底附加具有對偶意義的關聯詞,如“雙、偶、合、匹、配、同、聯”等字。
〖例〗“鳥唱歌”(打成語壹)
謎底:“對牛彈琴”(“鳥唱歌”與“牛彈琴”相對偶,
並冠以“對”字即構成謎底。
30。遙對格
又名“楹聯”,“求偶”、“鴛鴦”格。謎底壹般不少於兩個字。謎面與謎底成對偶句式,平仄協調,對仗工穩,如對聯中的“小對句”壹般。以詞義近而意遠者為上乘。
〖例〗“古漢字”(猜古書名壹)
謎底:“新唐書”。
31。隱目格
此格與其它格不同(只有探驪格與其相似),根據謎面所示,只標出謎格,不標謎目(即要猜的項目)。猜射時,帶出謎目並與謎底融為壹體,以扣謎面。
〖例〗“說文解字”(隱目格)
謎底:“書名,論語”(其中“書名”實際上是所隱謎目
--《說文解字》是壹本書--而“論語”既是書名,從字面上又能與謎面相扣。
32。探驪格
又名“驪珠格”。格法與“隱目格”相似。謎條上只寫出謎面和謎格,不標謎目,猜時帶出謎目並與謎底融為壹體,以扣謎面。
〖例〗“吾”(探驪格)
謎底:“成語,有言在先”。謎面只有壹個“吾”字,根據聯想推斷,要成為壹個語字,必須在“吾”前加個“言”字,才能構成“語”字。“成語”即謎目。與“有言在先”融為壹體,以扣謎面。
33。蕉心格
又名“乙中”格。謎底須四字以上的偶數詞或詞組,中間兩字位置互換後與上下文融為壹體,以扣謎面。
〖例〗“暴君”(猜法律名詞二)
謎底:“元兇、首惡”(“兇”與“首”互換位,連續讀成為“元首兇惡”,扣合謎面。
34。抵銷格
謎底壹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成。中間除有相同的字外,還含有與“抵銷”義有關的關聯詞,如“掉、去、省、沒、遷 、無”等字,相互抵銷後以所余字扣謎面。
〖例〗“說”(猜古人名二)
謎底:“司馬談,司馬遷”。(將謎底中相同的“司馬”
“遷”掉,余“談”字與謎面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