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門立雪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
楊時來拜見老師程頤,因為他有些問題想要問,但是他在窗戶外邊看見他的老師在屋子裏邊坐著睡著了,不忍心打擾他的老師,站在門外邊,靜靜地等著他的老師醒過來,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楊時沒有走,在雪中站立著,過了壹會已經有了壹尺厚了。
這時候他的老師醒了過來,他才走進了屋內,程頤說那個的時候他看見了壹個雪人。後來楊時也成為了在天下都有名的大學者,這件事因為作為尊重老師的典範成為學界的佳話。
擴展資料
程門立雪的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
原文如下:
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史。熙寧九年,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於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
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於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壹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壹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裏從之遊,號曰龜山先生。
意思是:
楊時字中立,是南劍將樂的人。小時候聰明伶俐,很小就會寫文章,稍微大壹點的時候,潛心鉆研經書歷史。熙寧九年,中了進士。當時河南的程顥與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
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
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我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臥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程顥死後,楊時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已四十歲了。
有壹天楊時拜見程頤,程頤正閉著眼睛坐著,楊時與同學遊酢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程頤已經察覺的時候,那門外的雪已經壹尺多深了。
百度百科-程門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