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bā fāng fēng yǔ
成語解釋:八方:四方四隅的總稱。四面八方的疾風驟雨。比喻形勢驟然變幻,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唐 劉禹錫《賀晉公留守東都》:“天子旌旗分壹半,八方風雨會中州。”
2、大政方針
成語拼音:dà zhèng fāng zhēn
成語解釋:重大的政策與措施,引導事業前進的方向和指針。
成語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38回:“頗欲展施抱負,造成壹法制國,所以壹經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針宣言書,擬向國會宣布。”
3、方便之門
成語拼音:fāng biàn zhī mén
成語解釋:方便:本為佛教語;指用靈活的方式勸人信佛。後引申為給人以便利。便利的大門。
成語出處:唐 王勃《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維摩見柄,蓋伸方便之門;道安謝歸,思遠朝廷之事。”
4、方外之人
成語拼音:fāng wài zhī rén
成語解釋: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後指僧道。
成語出處:莊周《莊子 大宗師》:“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
5、方興未艾
成語拼音:fāng xīng wèi ài
成語解釋: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完結。剛興起還沒有停止。現多用來形容事物正處於興旺階段或形容正在蓬勃發展。
成語出處:宋 周煇《清波雜誌》第壹卷:“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