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態自若
成語拼音:shén tài zì ruò
成語解釋:神態:神情態度;自若:不拘束,不變常態。精神態度自如
成語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下冊:“所以並不覺得失望,神態自若地問道:‘妳們杭州的房子是怎樣的格局?’”?
成語繁體:神態自若
成語簡拼:STZR
成語註音:ㄕㄣˊ ㄊㄞˋ ㄗˋ ㄖㄨㄛ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神態自若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處事等。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神情自若
反義詞:驚慌失措
成語例子:
1、壹只喜鵲在屋頂上散步,步履悠然,神態自若。
2、妳看那黃河上的老艄公,壹個個神態自若,在驚濤駭浪中履險如夷,毫無懼色。
3、妳必須得神態自若的在湖裏遊泳,還要很享受。
4、她神態自若,卻細心認真。
5、盡管黑暗勢力看上去神態自若,但他們看到壹切向他們無情的行進,他們已處於完全的恐慌中。
6、陶斯亮《壹封終於發出的信》:“要妳們低頭認罪,背誦語錄,而妳們是那樣不卑不亢,神態自若地對待不明真相的人的辱罵和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