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蛀蟲文言文

蛀蟲文言文

1. 蠹眾木折 文言文

出自戰國·衛·商鞅《商君子·修權》:“夫廢法度而好私議,則奸臣鬻權以約祿,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諺曰:‘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故大臣爭於私而不顧其民,則下離上。下離上者,國之‘隙’也。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從而產生兩個成語,即蠹眾木折和隙大墻壞。”

蠹眾木折,解釋為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

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隙大墻壞,解釋為墻縫大了,墻就要倒。

比喻錯誤不及時糾正,就會造成禍害。

國家的裂縫和人民的蛀蟲,壹方面需要及時的修補和消滅,法律懲戒制度的完善是必要措施,以此防範和懲戒以權謀私和魚肉百姓之舉。另壹方面,只是在漏洞出現之後去彌補,是不足以從根源處解決問題的,應當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建立起社會統壹的道德體系,註重當權者精神道德修養。

2. 文言文閱讀好戰必亡、壹舉兩得、張溥勤抄的翻譯、寓意

譯文:魏文侯問李克:“吳國為什麽滅亡?”李克說:“因為屢次得勝.”文侯說:“屢次得勝是國家的幸事,為什麽竟會因此而亡國呢?”李克說:“屢次作戰,人民就要疲困;屢次勝利,君主就容易驕傲.以驕傲的君主統治疲困的人民,這就是滅亡的原因.” 魏文侯問李克:“怎樣治理國家呢?” 李克回答說:“治理國家的原則就是,給付出勞動的人以衣食,封賞有功勞的人(按勞分配,論功行賞),推行賞罰得當的政策.” 文侯問:“我賞罰都得當,但是國人還是不滿意,為什麽 ” 李克回答到:“國家有不勞而獲的蛀蟲!我認為:取消這些人的俸祿,用來招攬國家的有誌之士.祖輩因為有功勛所以國家給他俸祿,他的後輩沒有功勛還能(繼承)他們的待遇,出門就乘車馬、穿著華美的衣衫,算得上榮華富貴;在家則沈迷鼓樂歌舞的享受,正因為這些無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亂了地方上的法規(按勞分配,論功行賞).因此(有必要)取消這些人的俸祿,用來招攬國家的有誌之士,這就是消滅蛀蟲.”。

3. 中國古代寓言蛀蟲的寓意

個人認為寓意是防微杜漸。

花園的池沼上有個木結構的水亭,幽雅別致。後來裏面生了蛀蟲。蛀蟲們至空水亭的柱子,橫梁,桷(jue)頭,檐角,在裏面悠哉遊哉,自得其樂。

等到木頭的表皮終於蛀穿,蛀蟲們發現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覺都寒心了。因為它們看到,下面是水,如果水亭壹旦倒塌,它們也都會遭到滅頂之災。

蛀蟲們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大家激昂慷慨,發表了許多非常正確的意見,提出了非常正確的議案。為了使水亭免於倒塌,挽救它們自身的命運,急需采取的措施,就是全面停止蛀蝕。最後全體壹致通過了決議。

每壹條蛀蟲都稱贊這是壹個很好的決議。不過每壹條蛀蟲都想,這麽大壹個水亭,自己蛀那麽壹點,關系是不大的。它們都這麽想,也都這麽幹,對水亭的蛀蝕壹點也沒有減少。

事情發展得日益嚴重。會議不斷地召開,停蛀的呼聲更為激烈,決議的措詞也更為嚴厲而迫切。但情況依然如故,每條蛀蟲回去照例蛀各自的壹點點。

直到有壹天,水亭終於倒塌了,淹沒了,蛀蟲們的會議也到此收場了。

4. 《勤訓》文言文翻譯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雲:「壹日之計

謀生的道理,沒有什麽比勤勞更重要的了,因此邵雍說:“壹天的計劃在於早晨的決定,壹年的計劃在於春天的決定,壹生的計劃在於勤勞的決定。”

這句話雖然說得淺近,意義卻很深遠啊! 無奈壹般人的習性,厭惡勞苦而喜好安樂,在食物方面貪圖美味,在衣著方面講究華麗,怠墯偷安,浪費光陰。讓他去當農夫,卻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盡;讓他去做工人,卻不能計算日期來求工作的成效;讓他去做商人,卻不能把握時機而追求利潤;讓他去當讀書人,卻不能堅定誌向努力實踐。

白白生活在人間,好像壹只蛀蟲罷了! 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是天天更新就不會敗壞。因此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蛀蝕,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實在是上天不想要萬物常常安逸啊!人的心思和力量,不是也壹樣嗎?勞苦了就會用心思考,安逸了就會迷惑昏亂,這是壹般人的常情。

像大禹那樣的聖人,尚且愛惜每壹寸的光陰;像陶侃那樣賢明的人,尚且愛惜每壹分的光陰;又何況才能,智慧都比不上他們的人呢?。

5. 求壹生之計在於勤古文譯文原文: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雲:“

經營人生的原則,不過在於勤勞.因此邵子說:“壹天的作為決定於早晨,壹生是否有作為取決於他是否勤勞.”說法雖然淺顯而道理卻很深遠.愚蠢的人的壹般情況是,喜歡閑散而厭惡辛勞,希望能吃得好穿的好,整天整年的遊玩.這種人去務農,就不能認真耕種,去當工匠,就不能每日工作有近戰,當商人,就不能因利潤而前去做生意,這種人當士人,就不能保持操守節儉行事.活在世上只知道吃吃喝喝,就是壹個蛀蟲!這天地造化,每天更新才不顯得衰老,因此搖擺的窗戶不會被蟲蛀,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做人實在是不能夠長期茍且偷閑.人的心靈、行為,什麽東西不是這樣的呢?勞苦才能思考,逸豫就會忘記自己的本分,事物都是這的.大禹這樣的聖人尚且珍惜每寸光陰,陶侃這樣的賢人尚且珍惜每壹分,何況賢能不如大禹、陶侃的人呢?。

6. 誰能告訴我文言文《蠹眾木折》 原文+翻譯

發 音 dù zhòng mù zhé

釋 義 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出 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子·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示 例 請記住~的教訓。

出自戰國·衛·商鞅《商君子·修權》:“夫廢法度而好私議,則奸臣鬻權以約祿,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諺曰:‘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故大臣爭於私而不顧其民,則下離上。下離上者,國之‘隙’也。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從而產生兩個成語,即蠹眾木折和隙大墻壞。”

蠹眾木折,解釋為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

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隙大墻壞,解釋為墻縫大了,墻就要倒。

比喻錯誤不及時糾正,就會造成禍害。

國家的裂縫和人民的蛀蟲,壹方面需要及時的修補和消滅,法律懲戒制度的完善是必要措施,以此防範和懲戒以權謀私和魚肉百姓之舉。另壹方面,只是在漏洞出現之後去彌補,是不足以從根源處解決問題的,應當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建立起社會統壹的道德體系,註重當權者精神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