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六的成語有:
壹、六親不認 [ liù qīn bù rèn ]?1.?解釋:形容不重天倫,不通人情,對親屬都不顧。有時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
2.?出自: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我丟了差事雲找他,他不惟不幫忙,反倒六親不認了。”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二、六塵不染 [ liù chén bù rǎn ]?1.?解釋:佛教語,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凈。
2.?出自:唐·武三思《孝明皇後碑》:“六塵不染,孤標水上之花。”
3.?示例:五蘊皆空,~,是謂‘和尚’。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金和尚》
三、五顏六色 [ wǔ yán liù sè ]?1.?解釋:形容色彩復雜或花樣繁多。引申為各色各樣。
2.?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雲,五顏六色,其形不壹。”
3.?示例: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壹樁奇跡,於是那些鄉下人,哦了壹聲,立刻發出~的推測來了。 ◎沙汀《兇手》
四、飛霜六月 [ fēi shuāng liù yuè ]?1.?解釋:舊時比喻有冤獄。
2.?出自:唐·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
3.?示例:妳道是暑氣暄,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因鄒衍。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
五、六神無主 [ liù shén wú zhǔ ]?1.?解釋:六神:道家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神靈主宰,稱為六神。形容驚慌著急,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2.?出自:漢·張衡《髑髏賦》:“五內皆還,六神皆復。”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嚇得知縣已是六神無主,不有甚心腸去吃酒。”
3.?示例:那裏我這個人~,失張失智的。 ◎朱自清《笑的歷史·笑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