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uò bì shàng guān ]
基本解釋
壁:壁壘。 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壹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詳細解釋
1. 解釋: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壹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2.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3. 示例:我以為對於校長主張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復雜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的。 ◎魯迅《兩地書·七》
4.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隔岸觀火 置身事外 縮手旁觀 坐視不救 袖手旁觀 坐觀成敗 冷眼旁觀 事不關己 坐山觀虎鬥
反義詞 見義勇為 躡足其間 置身其中 拔刀相助
2、坐井觀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基本解釋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詳細解釋
1. 解釋: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2. 出自: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3. 示例:我弟子虛度壹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樗配之輩。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
4.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以蠡測海 壹孔之見 井底之蛙 目光如豆 坎井之蛙 牖中窺日 鼠目寸光 管中窺豹 夏蟲語冰 寡見少聞 掛壹漏萬 坐井窺天 窺豹壹斑 管窺之見 孤陋寡聞 盲人摸象 甕天之見 壹知半解 井蛙之見 管窺蠡測 以管窺天
反義詞 面面俱到 無懈可擊 天衣無縫 高瞻遠矚 無微不至 見多識廣 眼觀六路 包羅萬象 應有盡有
3、嘆為觀止
[ tàn wéi guān zhǐ ]
基本解釋
嘆:贊賞;觀止:看到這裏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詳細解釋
1. 解釋:嘆:贊賞;觀止:看到這裏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2.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3. 語法:連動式:本身是壹動賓式短語,可充當句子的謂語部分;註意點 如果句子主語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嘆為觀止”前加“令(觀看的)人”,如果主語直接是觀看者,就不需要加。
例句
這篇文章語言清新、流暢,讀後讓人~,連聲叫好。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擊節嘆賞 無以復加 蔚為大觀 贊嘆不已 有目***賞 拍案叫絕 驚嘆不已 輕而易舉 易如反掌 登峰造極
反義詞 平淡無奇 海底撈針
4、坐觀成敗
[ zuò guān chéng bài ]
基本解釋
冷眼旁觀人家的成功或失敗。
詳細解釋
1. 解釋:冷眼旁觀人家的成功或失敗。
2. 出自:《史記·田叔列傳》:“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
3. 示例:吾想西伯侯姬昌自在安然,違避旨意,按兵不動,~,真是可恨。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
4.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隔岸觀火 見死不救 漠不關心 縮手旁觀 坐視不救 袖手旁觀 作壁上觀 冷眼旁觀 壁上觀 坐山觀虎鬥
反義詞 見義勇為 躡足其悶 妳追我趕 兩肋插刀 拔刀相助
5、炳如觀火
[ bǐng rú guān huǒ ]
基本解釋
炳:光明、明亮、顯著。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詳細解釋
1. 解釋:炳:光明、明亮、顯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2. 出自:魯迅《墳·文化偏至論》:“其詞秩然有條,各分大義,炳如觀火。”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壹目了然 炳若觀火
反義詞 朦朦朧朧
6、矮人觀場
[ ǎi rén guān chǎng ]
基本解釋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 也比喻見識不廣。
詳細解釋
1. 解釋: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2. 出自: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十:“予觀宋景文近體,無壹字無來歷,而對仗精確,非讀萬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後所及。今人耳食,譽者毀者,皆矮人觀場,未之或知也。”
3. 示例:最有識見之客,亦作~。 ◎清·李漁《閑情偶寄·演習·選劇》
4.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沒見識、人雲亦雲
出處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第十卷:“予觀宋景文近體,無壹字無來歷,而對仗精確,非讀萬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後所及。今人耳食,譽者毀者,皆矮人觀場,未之或知也。”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人雲亦雲 矮子看戲 矮人看場
反義詞 獨樹壹幟 見多識廣
7、隔岸觀火
[ gé àn guān huǒ ]
基本解釋
隔著河看人家著火。 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求助,在壹旁看熱鬧。
詳細解釋
1. 解釋:隔著河看人家著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求助,在壹旁看熱鬧。
2. 出自:唐·乾康《投謁齊已》:“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3. 示例:他原是在~呀。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4.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句
在別人危難的時候,我們應挺身而出熱情幫助,而不能~無動於衷。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見死不救 八方支援 漠不關心 置身事外 縮手旁觀 坐視不救 袖手旁觀 坐觀成敗 作壁上觀 冷眼旁觀
反義詞 見義勇為 八方支援 扶危濟困 唇揭齒寒 身臨其境 當仁不讓 唇亡齒寒
8、走馬觀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基本解釋
走馬:騎著馬跑。 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壹下。
詳細解釋
1. 解釋: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壹下。
2. 出自: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3.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狀語、賓語;含貶義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蜻蜓點水 囫圇吞棗 跑馬觀花 浮光掠影 走馬看花 不求甚解
反義詞 鞭辟入裏 入木三分 追根究底 下馬看花 咬文嚼字 追本溯源
9、察言觀色
[ chá yán guān sè ]
基本解釋
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詳細解釋
1. 解釋: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2. 出自:《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 示例:寶釵見此景況,~,早知覺了七八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二回
4.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觀察別人的言語臉色揣度對方的心思
例句
他善於~,了解壹個人的品行和內心。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觀風問俗 鑒貌辨色
10、袖手旁觀
[ xiù shǒu páng guān ]
基本解釋
把手籠在袖子裏,在壹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詳細解釋
1. 解釋:把手籠在袖子裏,在壹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2. 出自: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宋·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奕棋者勝負之形,雖國工有所不盡,而袖手旁觀者常盡之。”
3. 示例:蓀老三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壹樣,我不能~。 ◎茅盾《子夜》四
4.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出處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宋·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奕棋者勝負之形,雖國工有所不盡,而袖手旁觀者常盡之。”
近反義詞
近義詞 隔岸觀火 見死不救 八方支援 漠不關心 趁火打劫 置身事外 縮手旁觀 坐視不救 束手坐視 坐觀成敗 作壁上觀 冷眼旁觀
反義詞 見義勇為 八方支援 挺身而出 打抱不平 義不容辭 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