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後漢書·樊英傳》:“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 無所 據矣。”
成語例句: 進退失據 ,兩無所容,此可謂 調和 者之戒矣。
繁體寫法: 進退失據
註音: 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ㄕㄧ ㄐㄨˋ
進退失據的近義詞: 無所適從 不知依從誰才好。也指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騎虎難下 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難,又不能停止,進退兩難今之時勢,義無旋踵,騎虎之勢,可得下乎?南朝宋&midd 進退兩難 前進也難,後退也難。形容陷於困境和僵局,騎虎難下
進退失據的反義詞: 進退中繩 前進後退均合規矩。《莊子·達生》:“ 東野稷 以禦見 莊公 ,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 莊公 以為文弗 進退有常 .謂盈虧有規律。《鹖冠子·泰鴻》:“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進退有常,數之稽也。
成語語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進退兩難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be in a box <be in a cleft stick>
讀音註意: 據,不能讀作“jū”。
寫法註意: 據,不能寫作“跨”;進,不能寫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