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表達傷害的詞有哪些

表達傷害的詞有哪些

莫余毒也mò yú dú yě

成語解釋:再也沒有人威脅、危害我了。表示目空壹切,認為誰也不能傷害我。

成語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哀而不傷āi ér bù shāng

成語解釋: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成語出處:《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例  句:她喜歡打扮,願意有朋友,可是這都不過是壹些小小的、哀而不傷的、青春的遊戲。(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赤舌燒城chì shé shāo chéng

成語解釋:赤:火紅色。赤舌如火,足以燒城。比喻毀謗或挑拔離間的話非常傷害人。

成語出處:漢·揚雄《太玄經·幹》:“赤舌燒城,吐水於瓶。”

暗箭傷人àn jiàn shāng rén

成語解釋:放冷箭傷害人。比喻暗地裏用某種手段傷害人。

成語出處:宋·劉炎《邇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備也。”

例  句:有荼毒生靈的強盜,有暗箭傷人的強盜。(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八回)

人莫予毒rén mò yú dú

成語解釋:莫:沒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沒有人怨恨我、傷害我了。形容勁敵被消滅後高興的心情。

成語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後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晉再克而楚再敗也,楚是以再世不競。”

例  句:長此不悟,縱令勢力彌滿,人莫予毒,亦乃與滿州親貴等夷。(章炳麟《致張繼、於右任書》)

無傷大體wú shāng dà tǐ

成語解釋:傷:傷害;大體:指事物的主要方面。對於事物的主要方面沒有什麽妨害。

例  句:而那向上的精神還是始終壹貫,不見得弛懈,自然,偶而也免不了有些很想勒轉馬頭的,可是這也無傷大體。(魯迅《華蓋集·我觀北大》)

惡語傷人è yǔ shāng rén

成語解釋:用惡毒的語言汙蔑、傷害人。

成語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洪州法昌倚遇禪師》:“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佛眼相看fó yǎn xiāng kàn

成語解釋:比喻好意對待,不加傷害。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妳若和我好意,佛眼相看;若不好時,帶累壹城百姓受苦,都死於非命。”

綠林豪客lù lín háo kè

成語解釋:綠林:西漢王匡、王鳳為首的“綠林軍”。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傷害人民的群盜股匪。

成語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烏將軍壹飯必酬》:“暮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創巨痛深chuāng jù tòng shēn

成語解釋:創:創傷;痛:疼痛。受了很大創傷,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喪,猶如體受重創。後多比喻遭受很大的傷害和痛苦。

成語出處:《禮記·三年問》:“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

莫予毒也mò yù dú yě

成語解釋:再也沒有人威脅、危害我了。表示目空壹切,認為誰也不能傷害我。

成語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例  句:無論他們如何得勢,如何興高采烈,以為天下“莫予毒也”,然而他們的命運是最後壹定要受到全國人民的制裁的。(毛澤東《反對投降活動》

摧蘭折玉cuī lán zhé yù

成語解釋:摧:摧殘,毀掉。毀壞蘭花,折斷美玉。比喻摧殘和傷害女子。

例  句:某本非風流佳客,謬稱浪子端莊,……用誘秦誆楚之計,作摧蘭折玉之謀。(清·余懷《板橋雜記·麗品》)

薄寒中人bó hán zhòng rén

成語解釋:薄寒:輕微的寒氣。中人:傷人。指輕微的寒氣也能傷害人的身體。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難之中時經不住輕微的打擊。

成語出處:《楚辭·九辯》:“憯淒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例  句: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宋·蘇軾《九月黃樓作》)

惡虎不食子è hǔ bù shí zǐ

成語解釋:即使兇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

成語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曰:‘惡習虎不食子。’”

自相殘殺zì xiāng cán shā

成語解釋: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成語出處:《晉書·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例  句:他成日間叫我們自相殘殺,要我們自家人都互相殺盡了,好叫他那些騷韃子來占據我們的好土地。(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