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有關於張飛 ,趙雲,馬超,孫權 的成語

有關於張飛 ,趙雲,馬超,孫權 的成語

有很多,妳自己看吧/viewthread.php?tid=11541

1、如飲醇醪(周瑜):形容壹個人氣量廣闊,起源於正史上周瑜對程普的諒解,形容周瑜心胸寬廣。

2、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毫無成就。

3、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4、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5、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6、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7、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8、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計(諸葛亮):指壹種作戰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3、才占八鬥(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6、壹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17、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指精通音樂戲曲的人

18、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幸免。

19、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壹種作戰方法。

20、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2、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壹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壹樣的順利。

23、車載鬥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24、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5、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6、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7、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30、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背著沈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1、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32、得隴望蜀(曹操)指甘肅壹帶;蜀:指四川壹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歇後語

曹操下宛城—大敗而逃

曹操遇馬超—割須棄袍

曹操敗走華容道—兵荒馬亂

曹操遇蔣幹—倒黴透了

曹操轉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曹操敗走華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壹樣

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曹操作事--幹幹凈凈

曹操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擺屠案—兇神惡煞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張飛拆橋—有勇無謀

張飛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張飛戰馬超—不分勝負

張飛賣秤砣—人強貨硬

張飛吃豆芽—小菜壹碟

張飛討債—聲勢兇

張飛戰關羽—忘了舊情

張飛捉螞蚱—有勁使不上

張飛吃秤砣—鐵了心

張飛睡覺—不閉眼

張飛耍杠子—輕而易舉

張飛賣豆腐—人強貨不硬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張飛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張飛上陣--橫沖直撞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張飛戴口罩--顯大眼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劉備編草鞋—內行

劉備三上臥龍崗--就請妳這個諸葛亮

劉備三顧茅廬—好難請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諸葛亮要醜妻--為事業著想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的錦囊--神機妙算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虛

諸葛亮玩狗—聰明壹世糊塗壹時

諸葛亮吊孝—假仁假義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孔明練琴—老生常談

孔明用空城計—迫不得已

孔明揮淚斬馬謖—執法如山

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孔明皺眉頭—計上心頭

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孔明的錦囊—用不完的計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無還

孔明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關羽開鳳眼—要殺人

關雲長放屁—不知臉紅

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關羽進皇宮—單刀直入

關羽開刀鋪—貨真價實

關羽守嫂嫂—情誼為重

關羽做木匠—大刀闊斧

關羽刮骨療毒—無痛苦之色

關帝廟裏找美髯公—篤定

關羽看《春秋》—壹目了然

關羽流鼻血—紅上加紅

關羽打噴嚏—自我吹噓

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關羽走麥城—末日來臨

關羽赴宴—有膽有魄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關帝廟裏拜觀音--找錯了門

關帝廟裏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周瑜謀荊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打黃蓋壹個願打壹個願挨

周瑜病倒在蘆花蕩—氣煞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司馬炎廢魏主—襲用老譜

司馬誇諸葛—甘拜下風

呂布戲貂蟬—英雄難過美人關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黃忠掄大錘—老當益壯

黃忠射關公--手下留情

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趙子龍出兵—百戰百勝

趙雲大戰長阪坡—大顯神威

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

魯肅上了孔明船—糊裏糊塗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馬謖用兵—言過其實

徐庶進曹營壹言不發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猛張飛舞刀—殺氣騰騰

孫權殺關羽—嫁禍於人

後主降魏—不知羞恥

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

阿鬥當官—有名無實

阿鬥的江山—白送

隔門縫瞧諸葛亮--瞧扁了英雄

蔣幹過江—凈幹失著事

魯肅服孔明—五體投地

蔣幹盜書—聰明反被聰明誤

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

吃曹操的飯幹劉備的事—吃裏爬外

阿鬥當皇帝--軟弱無能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蔣幹盜書--上了大當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