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火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火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水深火熱

[shuǐ shēn huǒ rè]

比喻百姓生活異常艱難痛苦。《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熱火朝天

[rè huǒ cháo tiān]

形容場面、情緒或氣氛熱烈高漲。

火燒眉毛

[huǒ shāo méi mao]

比喻非常急迫:~眼下急。這是~的事兒,別這麽慢條斯理的。

心急火燎

[xīn jí huǒ liǎo]

心裏急得像火燒壹樣,形容非常著急。也說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形容怒氣特別大。

滿腔怒火

[mǎn qiāng nù huǒ]

滿腔怒火是心中非常生氣的意思。形容心裏充滿著極大的憤怒。

熊熊大火

[xióng xióng dà huǒ]

常用成語,形容火勢旺盛而猛烈。

百度漢語APPAI讓學習更簡單立即下載

燈火輝煌

[dēng huǒ huī huáng]

形容夜晚燈光明亮的繁華景象。

爐火純青

[lú huǒ chún qīng]

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裏的火發出純青色的火焰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如火如荼

[rú huǒ rú tú]

《國語·吳語》:“…望之如荼…望之如火。” 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形容軍容之盛。後用來形容氣勢旺盛或熱烈。荼(tú):壹種茅草的白花。

星火燎原

[xīng huǒ liáo yuán]

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明火執仗

[míng huǒ zhí zhàng]

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公開活動(多指搶劫)。

驕陽似火

[jiāo yáng sì huǒ]

強烈的陽光。

火中取栗

[huǒ zhōng qǔ lì]

壹只猴子和壹只貓看見爐火中烤著栗子,猴子叫貓去偷,貓用爪子從火中取出幾個栗子,自己腳上的毛被燒掉,栗子卻都被猴子給吃了(見於法國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卻上了大當,壹無所得。

厝火積薪

[cuò huǒ jī xīn]

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隱藏著很大的危險。《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薪:柴草。

煽風點火

[shān fēng diǎn huǒ]

比喻鼓動別人做某種事(多指壞的)。

不瘟不火

[bù wēn bù huǒ]

指戲曲不沈悶乏味,也不急促。瘟,戲曲沈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萬家燈火

[wàn jiā dēng huǒ]

家家點上了燈。指天黑上燈的時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幹柴烈火

[gān chái liè huǒ]

比喻壹觸即發的形勢,也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西遊記》第七回寫孫悟空被放在八卦爐裏鍛煉,他那壹雙被爐煙熏紅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識別各種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壹切的眼力。

十萬火急

[shí wàn huǒ jí]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洞若觀火

[dòng ruò guān huǒ]

形容看得 非常清楚明白。

抱薪救火

[bào xīn jiù huǒ]

用拋擲木柴擊火的辦法滅火。比喻方法不對,反而使禍害擴大。《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抱:拋擲。薪:柴草。

赴湯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晉嵇康《與山 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形容不畏艱險,奮不顧身:為了解救被俘 的同誌,我們~,在所不辭。湯:滾開的水。蹈:踩。

隔岸觀火

[gé àn guān huǒ]

比喻見人有危難不援助而采取看熱鬧的態度。

惹火燒身

[rě huǒ shāo shēn]

引火燒身

玩火自焚

[wán huǒ zì fén]

比喻幹冒險的或害人的勾當,最後必然遭到應得的懲罰。

趁火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

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緊張危急的時候侵犯別人的權益。

風風火火

[fēng fēng huǒ huǒ]

1.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樣子:他~地闖了進來。

刀山火海

[dāo shān huǒ hǎi]

比喻非常艱險和困難的地方。也說火海刀山。

火上澆油

[huǒ shàng jiāo yóu]

也說火上加油。比喻使別人更加憤怒,使事態更加嚴重。

黑燈瞎火

[hēi dēng xiā huǒ]

形容黑暗沒有燈光:樓道裏~的,下樓時註意點兒。也說黑燈下火。

殺人放火

[shā rén fàng huǒ]

指無法無天的強暴行為。

放火燒山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比喻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勢如水火

[shì rú shuǐ huǒ]

形容雙方就像水火壹樣互相對立,不能相容。

油煎火燎

[yóu jiān huǒ liǎo]

形容非常焦急:孩子病得很重,母親急得~的。

火樹銀花

[huǒ shù yín huā]

形容燈光和煙火燦爛絢麗。多用於節日夜晚。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火居道士

[huǒ jū dào shi]

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七月流火

[qī yuè liú huǒ]

《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農歷六月出現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後逐漸偏西下沈,故稱“流火”)。 指夏去秋來,天氣轉涼。現也用來形容天氣炎熱(因人們誤把“七月”理解為公歷7月,把“火”理解為火熱)。

飛蛾撲火

[fēi é pū huǒ]

飛蛾投火。

電光石火

[diàn guāng shí huǒ]

閃電和燧 石的火光。原為佛教用語。比喻事物轉瞬即逝。宋普濟《五燈會元》卷七:“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元姬翼《恣逍遙》詞:“昨日嬰孩,今朝老大,百年間電光石火。”

星星之火

[xīng xīng zhī huǒ]

壹點點小火星。比喻開始時策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薪盡火傳

[xīn jìn huǒ chuán]

火燒著時,前壹根柴燒盡,後壹根柴緊接燒著,繼續加柴,火永不熄。《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後多用以比喻師傅傳業於弟子,壹代代地傳下去。

刀耕火種

[dāo gēng huǒ zhòng]

壹種原始的 耕作方法。把地上生長的草木砍倒燒成灰作肥料,就在燒後的地面上挖坑下種。種(zhòng)。

怒火中燒

[nù huǒ zhōng shāo]

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憤怒的情緒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