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樹壹幟的意思:比喻單獨建立壹種風格、體制、派別或力量等。
自樹壹幟,漢語成語,出自《隨園詩話》。自(拼音:zì)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的鼻子,後假借作第壹人稱代詞,指自己。自又有開始的意思,又由此虛化為介詞,表示由、從等。
說文解字註
鼻也,象鼻形。此以鼻訓自。而又曰象鼻形。王部曰:自讀若鼻。今俗以作始生子為鼻子是,然則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而用自為鼻者絕少也。凡從自之字,如屍部?,臥息也。言部詯,膽氣滿聲在人上也。亦皆於鼻息會意。今義從也、己也、自然也,皆引伸之義。疾二切,十五部。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自部自。康熙筆畫:6。部外筆畫:0。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於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強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