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1、怎麽(安求其能千裏也) 2、養(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質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嶽陽樓記》) 2、具備。(壹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
(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於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嶽陽樓記》) 2、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 策:1、馬鞭。
(執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
(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 長:cháng 1、長度。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
(但願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 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於(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願馳千裏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壹簞食,壹豆羹) 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
(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
(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
(“銳不可當”)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2、道義。
(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後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麽(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27. 發:1、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2、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於畎畝之間) 4、征發(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 6、發出(壹時齊發,眾妙畢備) 7、fā,頭發(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州之土壤) 2、總***(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裏)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
(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
(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於危難之間) 3、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 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壹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於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壹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
2. 拜求文言文日常書信用語文言文書信用語大全
1、開頭語
惠書敬悉,情意拳拳。 接獲手書,快慰莫名。
昨得手書,反復讀之。 諭書敬讀,不勝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頃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為念。 前上壹函,諒已入鑒。
喜接來函,欣慰無量。 頃奉惠函,謹悉壹切。
頃接手示,如見故人。 得書甚慰,千裏面目。
得書之喜,曠若復面。 數奉手書,熱摯之情,溢於言表。
頃奉手教,敬悉康和,至為欣慰。
久未聞消息,唯願壹切康適。
手書已接多日,今茲略閑,率寫數語。
2、欽佩語
奉讀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誨,真解蒙矣。
大示拜讀,心折殊深。 謹蒙悔語,用祛塵惑。
大作拜讀,敬佩之至。 頃讀惠書,如聞金石良言。
久欽鴻才,時懷渴想。 德宏才羨,屢屢懷慕。
蒙惠書並賜大著,拜服之至。
3、思念語
分手多日,別來無恙?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別後月余,殊深馳系。 壹別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盡依依。 別後縈思,愁腸日轉。
離別情懷,今猶耿耿。 別來良久,甚以為懷。
近況如何,念念。 前上壹函,諒達雅鑒,迄今未見復音,念與時積。
4、問候語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陽春三月,燕語雕梁,想必心曠神怡!
當此春風送暖之際,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興駕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時欲入夏,願自珍重。
赤日炎炎,萬請珍重。 漸入嚴寒,伏福躬無恙。
入秋頓涼,幸自攝衛。 汗暑無常,伏維珍重自愛。
5、自術語
敝寓均安,可釋遠念。
闔寓無恙,請釋懸念。
賤體初安,承問極感。
賤軀如常,眷屬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頑健如往日,免念。
6、祝賀語
欣聞。。,謹寄數語,聊表祝賀。
謹以至誠,恭賀妳們。。
喜聞。。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誠表賀意。
7、致歉語
惠書敬悉,甚感盛意,遲復為歉。
音問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8、結束語
草率書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復,余後再稟。
特此致候,不勝依依。 臨書倉卒,不盡欲言。
謹申數字,用展寸誠。 書不盡意,余言後續。
諸不具陳。謹申微意。 請長紙短,不盡依依。
言不盡思,再祈珍重。 日來事忙,恕不多談。
專此奉復辟。 手此奉復。
敬候回諭
3. 求文言文日常用語1. 安:1、怎麽(安求其能千裏也) 2、養(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質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嶽陽樓記》) 2、具備。(壹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
(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於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嶽陽樓記》) 2、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 策:1、馬鞭。
(執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
(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 長:cháng 1、長度。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
(但願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 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於(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願馳千裏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壹簞食,壹豆羹) 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
(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
(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
(“銳不可當”)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2、道義。
(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後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麽(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27. 發:1、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2、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於畎畝之間) 4、征發(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 6、發出(壹時齊發,眾妙畢備) 7、fā,頭發(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州之土壤) 2、總***(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裏)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
(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
(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於危難之間) 3、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 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壹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於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壹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
4. 拜求用文言文寫的優美散文(初高中教材的除外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
吊古戰場文 李華
送孟東野序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愈
鈷鉧潭西小丘記 柳宗元
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
黃岡竹樓記 王禹偁
書《洛陽名園記》後 李格非
豐樂亭記 歐陽修
秋聲賦 歐陽修
瀧岡阡表 歐陽修
喜雨亭記 蘇軾
後赤壁賦 蘇軾
《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
西湖壹 袁宏道
西湖二 袁宏道
西湖三 袁宏道
西湖四 袁宏道
此外袁枚、張岱的小品文非常不錯,可欣賞。另外,南北朝時期的散文賦也不錯,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等選自《藝文類聚》的感性美文令人陶醉,很美。
5. 求文言文稱呼用語文言文的日常稱呼用詞。
(1)自己謙稱家父、家嚴:稱自己的父親。 家母、家慈:稱自己的母親。
家兄、家姐:稱自己的兄姐。 舍弟、舍妹:稱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舍侄:稱自己的侄兒。內人、內子、內助、拙荊:稱自己的妻子。
外子:稱自己的丈夫。犬子、小子: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稱自己的女兒。敝友:稱自己的朋友。
敝人:稱自己。(2)對人尊稱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
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令郎、令子、令嗣:尊稱對方的兒子。
令侄:稱人侄兒。令愛、令媛:尊稱對方的女兒。
令婿:尊稱對方的女婿。 令媳:尊稱對方的兒媳。
令正、賢閣,尊夫人:尊稱對方的妻子。昆玉、昆仲:稱人兄弟。
喬梓:稱人父子。賢契:稱自己的學生。
高足:稱別人的學生。(3)常用敬詞請:有求於對方。
請問:請求對方解答問題。 賜教:請人給予指教。
高見、高論:稱對方的看法、見解。 恭喜:祝賀對方已經取得成功。
貴姓、尊姓:詢問對方姓什麽。 臺甫:詢問對方表字。
貴庚、芳齡:詢問對方年齡。 高壽、高齡:問老年人的年齡。
尊府、府上、尊寓。 華居:稱對方的住處。
(4)常用客氣語恕:請求別人諒解,不要計較。 有勞:用於拜托&答謝對方幫助做事。
相擾:打擾。 難為:感謝對方的幫助。
(5)我國古代很多文明稱呼,至今還被運用。稱呼別人的父母為令尊、令堂;自稱父母為家父、家嚴、家慈;稱別人庭院為府上,尊府;自稱為寒舍、舍下、草堂。
將父母稱為高堂、椿萱、雙親;妻子的父親俗稱丈人,雅稱為嶽父、泰山。兄弟為昆仲、棠棣、手足。
夫妻為伉麗、配偶、伴侶。婦女為巾幗;男子為須眉。
老師為先生、夫子、恩師;學生為門生、受業。學堂為寒窗;同學又為同窗等。
(6)日常生活中時常有人錯誤的使用文言詞匯自己的兒子可以謙稱“犬子”,但不能說別人家的兒子:“妳家犬子如何如何”。古代女子沒有地位,於是丈夫稱自己的妻子為“糟糠之妻”,這不是謙詞,是鄙視之詞。
年齡大壹點可以自稱“愚兄”;但不能稱別人為“愚兄”。稱呼比自己大壹點同輩男子,應該稱“兄長”、“仁兄”等。
稱呼比自己小壹點同輩男子,應該稱“賢弟”。但稱呼自己不能稱“賢弟”,應該自稱“小弟”、“弟”等都行。
現代女子交往中的稱呼,可以參照男子的稱呼。(7)文言用語不能和口語混在壹起使用“貴庚”是詢問中青年人年齡的敬語,口語是問您今年年齡多大了,如果問“仁兄今年貴庚多少”?“今年”二字重復了,“多少”二字也重復了。
“臺甫”是敬辭。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
例如問別人“請教尊姓、臺甫?”不能問“妳的臺甫”是什麽?當得知對方姓名後,不能隨口應付。可以說“久仰。”
或者說“幸會。”表示認識對方很高興。
當對方問:“請問貴姓?”時,不能說我貴姓什麽,應該說,免貴姓什麽,或者說敝姓什麽。“高足”是敬詞,贊揚別人的學生本領高強。
不能用於指自己的學生。如:“敝高足某某的作品又獲獎了。”
句中“敝”是稱呼自己的謙詞,“高足”是稱呼別人弟子的敬詞,所以這句話不倫不類。
6. 求文言文《壹字師》翻譯唐代有個名叫李相的官員,十分好學,壹有空閑就捧起《春秋》來讀。
他經常把叔孫婼的“婼”(chuò綽)字,誤讀為“吹”字音。長期在他身邊的壹個侍從,老是聽他把這個字讀錯,便很不滿意,但對自己的主人又不好明說,只有憋在心裏。
後來,侍從的不滿情緒還是被李相覺察到了,李相就問這個侍從:“我每次讀到這裏,妳就流露壹股不滿的情緒,這是什麽原因呢?”侍從怕直說了於己不利。可不說又不行,正在這為難之際,他忽然靈機壹動,便婉轉地答道:“過去我的老師教我讀《春秋》時,他把‘婼’字讀成‘綽’字音,現在聽您讀‘婼’字為‘吹’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讀得不對,所以對自己不滿意。”
李相壹聽,知道是自己讀音有誤,忙說:“哦,那壹定是我讀錯了!我是照著書上註文讀的,而妳是有老師教過的,妳肯定是對的。”經過核查,發現書上的註文果真不對。
李相連忙站起來,把侍從接在自己的座位上,拜侍從為“壹字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