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ī chī mí mí
解釋:入迷到呆傻的程度,有些執迷不悟。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0回:“終日癡癡迷迷,愁眉淚眼。”
語法:作定語、狀語;用於處事
癡呆懵懂
拼音:chī dāi měng dǒng
解釋:懵懂:糊塗,不明事理。愚笨糊塗,資質低下。
出處:元·無名氏《壹枝花》:“倒不如癡呆懵懂,甘守著陋巷的這簞瓢。”
示例:他是壹個~的家夥。
近義詞:愚不可及
反義詞:聰明伶俐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愚笨
癡兒呆女
拼音:chī ér dāi nǚ
解釋:指天真無知的少男少女。
出處:宋·秦觀《賀新郎》詞:“巧拙豈關今夕事?奈癡兒呆女流傳謬。”
語法:作主語、賓語;用於兒童
癡兒說夢
拼音:chī ér shuō mèng
解釋:癡: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信以為真。比喻憑妄想說不可靠或根本辦不到的話。
出處: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向癡兒說夢,且作山人索價,頗怪鶴書遲。”
示例: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35回:“妳真是坐井觀天,~,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近義詞:癡人說夢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譏諷人
癡男怨女
拼音:chī nán yuàn nǚ
解釋:舊指愛戀極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滿足的男女。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酬。”
示例:因數十年前,誤辦壹宗公案,害許多~,都湮沒在這恨水愁山,泉淚冤海。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四十三回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專情的人
癡人說夢
拼音:chī rén shuō mèng
解釋:癡:傻。原指對癡人說夢話而癡人信以為真。比喻憑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
出處: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此正所謂對癡人說夢也。”
示例:子牙笑曰:“鄧將軍,妳這篇言詞,真如~。”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
近義詞:白日做夢、癡心妄想、荒誕不經
反義詞:切中事理、循規蹈矩
歇後語:玉匣記當枕頭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譏諷人
癡鼠拖姜
拼音:chī shǔ tuō jiāng
解釋:癡:無知;拖:拉。比喻人不聰明,還自找麻煩。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按俗語說便叫作‘賣盆的自尋的’;掉句文便叫作‘癡鼠拖姜,春蠶自縛’!”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癡思妄想
拼音:chī sī wàng xiǎng
解釋:妄:胡亂,虛妄;妄想:荒唐的想法。指壹門心思想著無法實現的事情。
出處:洪深《飛將軍》:“我不免癡思妄想——假如有壹天我能當面碰見,親眼看見這些立功的勇敢的空軍戰士,那該是多麽大的滿足和興奮呢!”
近義詞:癡心妄想
語法:作謂語、主語、賓語;指胡思亂想
癡心婦人負心漢
拼音:chī xīn fù rén fù xīn hàn
解釋:癡:入迷;負心:對愛情不忠。癡迷愛情的女子碰上無情無義的男人。
出處:明·陸采《懷香記·引示池樓》:“癡心婦人負心漢,這等相思空好看。”
示例:他們這對~是沒有好結果的。
近義詞:癡心女子負心漢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男女關系
癡心女子負心漢
拼音:chī xīn nǚ zǐ fù xīn hàn
解釋:沈迷於愛情中的女子碰上無情無意的男子。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自古人雲:癡心女子負心漢,今日反其事了。”
示例:~,誰也沒辦法讓他們復合。
近義詞:癡心婦人負心漢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男女關系
癡心妄想
拼音:chī xīn wàng xiǎng
解釋:癡心:沈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壹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出處: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五回:“誰知那道也自癡心妄想,魂顛夢倒,分明是癩蛤蟆想著天鵝肉吃。”
示例: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壹做指望,便~,時刻難過。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近義詞:胡思亂想、癡人說夢、想入非非
反義詞:切中事理
歇後語:小蟲吞大象;癩蛤蟆吞月亮
語法:作謂語、主語、賓語;指胡思亂想
癡雲膩雨
拼音:chī yún nì yǔ
解釋:癡:入迷。形容男女癡迷於情愛。
出處:清·洪升《長生殿·重圓》:“抹月批風隨過遣,癡雲膩雨無留戀。”
近義詞:癡雲騃雨
語法:作主語、賓語;用於書面語
癡雲騃雨
拼音:chī yún ái yǔ
解釋:癡:入迷;騃:通“呆”,遲鈍。形容男女癡迷於情愛。
出處:元·薩都刺《洞房曲》:“癡雲騃雨自年年,不管人間有離別。”
近義詞:癡雲膩雨
語法:作主語、賓語;用於書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