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禦的成語如下:
1、鐵面禦史:鐵面:形容嚴肅剛正的面容;禦史:負責彈劾糾察的官吏。原指對宋代剛直無私的殿中侍禦使趙抃的稱譽。後泛指不畏權貴、不徇私情的官吏。
2、折沖禦侮:沖:古代的壹種戰車;折沖:讓敵人的戰車退回去,即挫敗敵人;禦侮:抵禦外侮。擊退敵人,抵禦外侮。
3、馮虛禦風:無所憑借,能駕風飛翔。
4、鬩墻禦侮:鬩:爭吵,相爭;墻:墻內,指家庭內部;禦侮:抵禦外侮。盡管內部鬧糾紛,但遭到外人欺侮時要***同抵禦。比喻國家、民族盡管內部有矛盾,但大敵當前時就應壹致對外。
5、憑空禦風:憑空:淩空;禦:駕馭。淩空駕風,飄然飛行。形容淩空飛翔的樣子。
6、金口禦言:舊時用以指天子之言。後泛指說話正確,不能改變。同“金口玉音”。
7、酌古禦今:指擇古之善者以為治今的借鑒。
8、以簡禦繁:禦:治理,統治。以簡便的辦法去對付復雜繁多的事情。
學習成語的方法和技巧
1、間隔同義、反義式。成語具有間隔同義、反義的特點。如“萬紫千紅”、“明爭暗鬥”、“舍近求遠”、“面紅耳赤”、“好逸惡勞”、“舍己為人”、“虎頭蛇尾”、“有恃無恐”、“來蹤去跡”等等。
2、前散後叠式。這也是成語結構的壹大特點。壹般說,這類成語的意義是在叠式上。如“眾目睽睽”,“虎視眈眈”。“風塵仆仆”,“大名鼎鼎”,“衣冠楚楚”等等。
3、前叠後散式。這種結構形式的成語,其意義也在叠式上。如“娓娓動聽”,“侃侃而談”,“綽綽有余”,“蠢蠢欲動”,“格格不入”,“栩栩如生”等等。“娓娓動聽”這個成語,關鍵的是要懂得“娓娓”這個叠音詞是“談論不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