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文不值,讀音是yī wén bù zhí,是壹個漢語成語,指壹點價值都沒有,後指人無用。作謂語、定語、狀語,也作壹錢不值 。語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生平毀 程不識 不直壹錢。” 唐 陸龜蒙 《丁隱君歌》:“前度相逢正賣文,壹錢不直虛雲雲。” 金 元好問 《晨起》詩:“多病所須惟藥物,壹錢不直是儒冠。” 清?吳偉業?《賀新郎·病中有感》詞:“脫屣妻孥非易事,竟壹錢不值何須說。”
中文名
壹文不值
出處
《三報恩·罵佞》
釋義
指壹點價值都沒有,後指人無用
性質
謂語
解釋
指壹點價值都沒有,後指人無用。
典故
明·畢魏《三報恩·罵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壹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