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出處:古樂府詩《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深相待,兄弟還相忘。”
2、人面桃花[ rén miàn táo huā ]
釋義:形容男女邂逅鐘情,隨即分離之後,男子追念舊事的情形。
出處: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3、世外桃源[ shì wài táo yuán ]
釋義: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壹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出處:晉·陶潛《桃花園記》描述的壹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4、投桃報李[ tóu táo bào lǐ ]
釋義: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出處:《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5、桃花人面[ táo huā rén miàn ]
釋義: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同“人面桃花”。
出處:元·劉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曲:“楊柳宮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緣。”
6、桃之夭夭[ táo zhī yāo yāo ]
釋義:喻事物的繁榮興盛。亦形容逃跑。桃,諧音“逃”。有時含詼諧義。
出處:《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毛傳:“桃有華之盛者,夭夭,其少壯也。”《禮記·大學》:“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7、杏臉桃腮[ xìng liǎn táo sāi ]
釋義: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壹折:“杏臉桃腮,乘著月色,嬌滴滴越顯得紅白。”
8、夭桃秾李[ yāo táo nóng lǐ ]
釋義:比喻年少美貌。多用為對人婚娶的頌辭。
出處:《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華如桃李。”
9、門墻桃李[ mén qiáng táo lǐ ]
釋義:門墻: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後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
出處:《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10、桃花潭水[ táo huā tán shuǐ ]
釋義:比喻友情深厚。
出處:唐·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1、桃紅柳綠[ táo hóng liǔ lǜ ]
釋義: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出處:唐·王維《田園》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