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鼓旗相當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麽?

鼓旗相當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麽?

編號 3436 成語 鼓旗相當 註音 ㄍㄨˇ ㄑㄧˊ ㄒㄧㄤ ㄉㄤ 漢語拼音 gǔ qí xiāng dāng 釋義 義參「旗鼓相當」。

見「旗鼓相當」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旗鼓相當」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壹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1>囂既有功於漢,又受鄧禹爵,署其腹心,議者多勸通使京師。

三年,囂乃上書詣闕。

光武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

時陳倉人呂鮪擁眾數萬,與公孫述通,寇三輔。

囂復遣兵佐征西大將軍馮異擊之,走鮪,遣使上狀。

帝報以手書曰:「慕樂德義,思相結納。

昔文王三分,猶服事殷。

但駑馬鈆刀,不可強扶。

數蒙伯樂壹顧之價,而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即托驥尾,得以絕群。

隔於盜賊,聲問不數。

將軍操執款款,扶傾救危,南距公孫之兵,北禦羌胡之亂,是以馮異西征,得以數千百人躑躅三輔。

微將軍之助,則鹹陽已為他人禽矣。

今關東寇賊2>,往往屯聚,誌務廣遠,多所不暇,未能觀兵成都3>,與子陽4>角力。

如令子陽到漢中5>、三輔6>,願因7>將軍兵馬,鼓旗相當。

儻8>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計功割地之秋也。

管仲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鮑子。

』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自是恩禮愈篤。

〔註解〕(1)典故或見於《輅別傳》。

(2)關東寇賊:盤據關東壹帶的反賊流寇,指呂鮪等人。

關東,古稱函谷關以東的地方。

約今河南省、山東省等地。

(3)成都:公孫述自立蜀王,以成都為首都。

地約當今四川省西部。

(4)子陽: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

劉玄更始二年,阻擊綠林軍於綿竹,自立為蜀王,都成都。

次年稱帝,國號「成家」。

光武帝建武三年,遺將軍李育攻三輔,兵敗。

建武十二年,光武帝派軍殲滅之,述被殺。

(5)漢中:地名。

位於今陜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秦嶺與大巴山之間,漢水流貫其間。

(6)三輔:指西漢首都長安(地約當今陜西省西安市南部)附近。

(7)因:憑借。

(8)儻:音ㄊㄤˇ,同「倘」,如果、倘若。

〔參考資料〕《輅別傳》(據《三國誌.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裴松之註引)瑯邪太守單子春雅有材度,聞輅壹黌之俊,欲得見,輅父即遣輅造之。

大會賓客百余人,坐上有能言之士,輅問子春:「府君名士,加有雄貴之姿,輅既年少,膽未堅剛,若欲相觀,懼失精神,請先飲三升清酒,然後言之。」

子春大喜,便酌三升清酒,獨使飲之。

酒盡之後,問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坐之士邪?」子春曰:「吾欲自與卿旗鼓相當。」

輅言:「始讀《詩》、《論》、《易》本,學問微淺,未能上引聖人之道,陳秦、漢之事,但欲論金木水火土鬼神之情耳。」

子春言:「此最難者,而卿以為易邪?」於是唱大論之端,遂經於陰陽,文采葩流,枝葉橫生,少引聖籍,多發天然。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旗鼓相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旗鼓相當」典源作「鼓旗相當」。

古時作戰,軍中都是以敲擊戰鼓及揮舞旗幟來指揮進退,鼓聲大作或旗幟飛揚都可表現出壯盛的氣勢。

這兩者的氣勢相當,就表示雙方軍隊的陣容與聲勢不相上下。

據《後漢書.卷壹三.隗囂列傳》載,新莽末年,東 *** 隗囂(ㄨㄟˇ ㄒ|ㄠ)在隴西壹帶據地為王,稱西州上將軍;公孫述則占有今四川壹帶,稱蜀中皇帝。

當時,尚未取得政權的漢光武帝劉秀兵力多布署在東部,其西部軍力無法與兩方的任壹方相抗衡,為避免兩大豪強合作,他於是想拉攏隗囂,孤立公孫述,便寫了壹封信給隗囂,信中說道:「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

子陽,即公孫述的字。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公孫述來到漢中及京都長安附近,希望我能獲得妳的援助,以使我們與公孫述的軍隊陣容和兵力相當。

劉秀信中「鼓旗相當」這個詞語,後來在文獻中頗常見,但多作「旗鼓相當」,用來比喻雙方勢均力敵。

另外,在《輅(ㄌㄨˋ)別傳》中有段描述:十五歲的管輅聰明伶俐,頗有才名。

有壹次,瑯邪太守單(ㄕㄢˋ)子春邀請他到家中談話,管輅到了以後,發現另有幾位文人學者在場,管輅問單子春:「今天是要我壹個人與在座幾位對答嗎?」單子春則說:「吾欲自與卿旗鼓相當。」

也就是說:我想要自己壹人與妳勢均力敵地對談。

「旗鼓相當」這個成語不局限於軍事戰況上,而可以廣泛用在壹般事務。

書證 01.《後漢書.卷壹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

(源) 用法說明 近義詞:

反義詞: 辨識 參考語詞 旗鼓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