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笑貌、音信杳無、音問兩絕、音容如在、音容宛在
音容笑貌[yīn róng xiào mào]
詳細解釋
解釋:談笑時的容貌和神態。用以懷念故人的聲音容貌和神情。
出自:《孟子·離婁上》:“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示例:所以直到現在,先生的~,還在目前,而所講的《說文解字》卻壹句也不記得了。
◎魯迅《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yīn xìn yǎo wú]
音信杳無
音信杳無指沒有壹點消息。出自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延賓》:“盼前程音信杳無。”
中文名
音信杳無
出 處
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延賓》
成語解釋
沒有壹點消息。
成語典故
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延賓》:“盼前程音信杳無。”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yxyw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近義詞杳無音信
[yīn wèn liǎng jué]
音問兩絕
中文名
音問兩絕
拼 音
yīn wèn liǎng jué
解 釋
書信與消息都斷絕
用 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音問兩絕 (yīn wèn liǎng jué)
解釋:書信與消息都斷絕。亦作“音問杳然”。
出處:唐·李復言《續玄怪錄·盧造》:“後楚卒,元方護喪居江陵,數年間,音問兩絕。”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yīn róng rú zài]
音容如在
音容如在 yīn róng rú zài
成語解釋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成語出處 《何典》第八回:“真堪愛,如花似玉風流態。風流態,眠思夢想,音容如在。”
成語簡拼 yrrz
常用程度 壹般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形容對死者的想念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近代成語
近 義 詞 音容宛在
[yīn róng wǎn zài]
音容宛在
音容宛在:仿佛還聽到他的聲音,還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對死者的想念。 出處:唐·李翺《祭吏部韓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攪腸,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1]
中文名
音容宛在
註 音
yīn róng wǎn zài
解 義
人死後容貌似乎仍然留在記憶中
出 處
唐·曹松《巫峽》
出處
唐·曹松《巫峽》:“年年舊事音容在,日日誰家夢想頻。應是荊山留不住,至今猶得睹芳塵。”
用法
吊唁喪家的用語,其他絕不適用。通常音容宛在和永別難忘壹起使用
例句
周總理雖然逝世多年,但他音容宛在,永遠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