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買履成語解釋
漢字書寫 :鄭人買履
漢語註音 :zhèng rén mǎi lǚ
成語出處 :戰國.韓非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或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成語語法 :主謂式;作定語、狀語;含貶義。
鄭人買履的意思 :鄭:春秋時諸侯國名。履:鞋子。生搬硬套條例而不知道變通。比喻只相信書本,不按客觀實際,只按教條辦事。
鄭人買履的近義詞 :墨守成規、生搬硬套、刻舟求劍;
鄭人買履的反義詞 :隨機應變、見機行事、急中生智;
鄭人買履的故事
春秋時期,有個鄭國人,他的鞋子穿破了,就準備到集市上去買壹雙新的。在去之前,他在家裏先用壹段繩子量好了自己腳的尺寸長短。就坐著馬車來到了集市,街巿上熱鬧非凡,這個鄭國人很快就找到了賣鞋子的鋪子,他讓掌拒的拿了幾雙鞋來,選中了壹雙滿意的,就準備掏出事先量好的那段繩子,來比壹比新鞋的大小,可是他突然想起繩子擱在家裏的桌子上忘記帶來了。於是心裏十分憔急,急忙轉身準備趕回家,可是沒有看到來時的.馬車,只好走著回去,到了家中拿了繩子又急急忙忙的趕回集市。等他又回到集巿時,鞋鋪時已經打烊了。他花了壹整天的時間卻沒能買成鞋,心情十分沮喪,壹路唉聲嘆氣的。這時,有幾個人圍過來,知道了他的情況後就問他:“妳買鞋時為什麽不用腳去穿壹下,試試鞋的大小不是更快嗎?”他回答說:“那怎麽行啊,我量的尺碼才是準確的,用腳試怎麽成呢。”人們都笑了,認為他太固守教條,都不知道變通了。他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白費了那麽多時間和力氣,最終還沒買成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懂得變通,才能適應靈活多變的環境。
鄭人買履例句
戰國.韓非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或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人買履造句
這雖然是壹個古老的故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像鄭人買履這樣的事情卻時時都在發生著。
教條式辦事方式早已成了壹些政府部門的習慣,不懂得用人性化的思維去工作那不是跟鄭人買履壹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