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爐火純青”,原指古時候煉丹家煉丹成功時的火候。語見清代曾樸《孽海花》:“到了現在,可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兄弟們各顯身手的時候。”現意比喻學問或技藝的功力達到純熟、完美的境地。
人們很早就知道從燃燒火焰的顏色變化來觀察溫度的變化,爐火溫度在500℃以下呈暗黑色,升700℃時,火焰變為紫紅色,也就是俗稱的“爐火通紅”,再上升到800~900℃後,火焰由紅變黃,1200℃時,火焰發亮,逐漸變白,繼續升到接近3000℃後,呈白熱化,相當於燈泡鎢絲發亮的溫度,如果超過3000℃,火焰由白轉藍,這就是“爐火純青”了,也是燃燒溫度的最高階段。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青出於藍”這個成語是說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語出先秦?荀況《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青,是指靛青,即靛藍;藍是指藍草——可以用於制做靛藍染料的數種植物的統稱,如菘藍、蓼藍、木藍等。他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從藍草中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草更深。植物的顏色壹般都是綠色的,那是由於含有葉綠素的緣故,各類藍草也不例外。而靛青的顏色卻並不是葉綠素構成、而是由兩分子吲哚酚縮合成為的深藍色的靛藍分子。因此,“青(靛青)”的顏色自然要比“藍(藍草的自然綠色)”要深得多。這就是青出於藍勝於藍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