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金收兵
拼音:
míng jīn shōu bīng
近義詞:
鳴金收軍
解釋:
用敲鑼等方式發出信號撤軍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盧先鋒兵到,見孫安勇猛,盧先鋒令鳴金收兵
鳴金收軍
拼音:
míng jīn shōu jūn
近義詞:
鳴金收兵、打退堂鼓
反義詞:
吹沖鋒號
解釋:
古時作戰用敲鑼等方式發出信號撤軍回營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5回:“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
2. 四字詞~鳴金收兵~是否有典故由來詞 目 鳴金收兵
發 音 míng jīn shōu bīng
出 處 《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用 法 作謂語;指撤軍
近義詞 鳴金收軍
2成語示 例
見孫安勇猛,盧先鋒令~。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七回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誌》第五十壹回:“越椒又復壹箭,恰恰的把左笠射個對穿。莊王且教回車,鳴金收兵。”
擊鼓和鳴金是古代軍事指揮的號令。擊鼓就是敲戰鼓;“鳴金”就是“鳴鉦”,並非“鳴鑼”《說文解字》“鉦,似鈴,柄中上下通”。鉦是古代的壹種樂器,用銅制成,顏色似金。
《荀子 漢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意擊鼓號令進攻,鳴金號令收兵。 關於“擊鼓鳴金”的來歷,有壹種傳說供大家參考:黃帝在與蚩尤作戰時制造的是革鼓。他從東海流波山上獵獲了壹種叫做‘夔’的動物,它的形狀像牛,全身青黑色,發出幽幽的光亮,頭上不長角,而且只有壹只腳。這種動物目光如電,叫聲如雷,十分威武雄壯。當時黃帝為它的叫聲所傾倒,就剝下它的皮制成八十面鼓,讓玄女娘娘親自擊鼓,頓時聲似雷霆,直傳出五百裏。這就是後世“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來歷。另有壹種說法則是傳自陰陽五行家的說法,古時以東西南北中來對應五行,即,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而由於古代科技不發達,則壹般大戰中日落前收兵。日落時,太陽正在西方,因此有了鳴金收兵的說法。即吹響落日的號角,戰士回城休息的意思。
3. 帶“兵”字的四字成語草木皆兵: 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
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堅甲利兵: 堅固的盔甲,鋒利的兵器。
形容精銳的部隊。老弱殘兵: 原指年老沒有作戰能力的士兵。
現多比喻因年老體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較差的人。棄甲曳兵: 丟掉盔甲,拖著武器。
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先禮後兵: 禮:禮貌;兵:武力。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紙上談兵: 在紙面上談論打仗。
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案甲休兵: 指停止戰事,休養士卒。按甲休兵: 收拾起鎧甲武器。
比喻停止軍事行動。按甲寢兵: 收拾起鎧甲武器。
比喻停止軍事行動。敗將殘兵: 指戰敗後剩余的兵將。
同“殘兵敗將”。百萬雄兵: 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軍隊。
同“百萬雄師”。被甲持兵: 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
指全副武裝。被甲執兵: 甲:古代打仗時軍人穿的護身衣服。
兵:兵器。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
指全副武裝。杯酒釋兵權: 釋:解除。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
櫜甲束兵: 指脫去鎧甲,收起兵器。材士練兵: 猶言勇士精兵。
赤壁鏖兵: 鏖:激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於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壹次激戰。
泛指激烈的戰鬥。草率收兵: 比喻馬馬虎虎、忙忙地把事情結束了。
草草收兵: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鬥而鑄兵: 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
同“鬥而鑄錐”。黷武窮兵: 黷:隨便,任意;窮:竭盡。
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富國強兵: 使國家富裕,軍力強盛。亦作“富國強兵”。
富國強兵: 使國家富足,兵力強大。谷馬礪兵: 猶言秣馬厲兵。
韓信用兵,多多益辦: 比喻越多越好。同“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擐甲執兵: 擐:穿;兵:武器。身披鎧甲,手拿武器。
指準備戰鬥。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將:統率,指揮。
比喻越多越好。潢池弄兵: 潢池:積水塘;弄兵:玩弄兵器。
舊時對人民起義的蔑稱。也指發動兵變。
卷甲束兵: 卷起鎧甲,收起兵器。禁攻寢兵: 指止息戰事。
4. 兵的四字成語是兵不汙刃、
損兵折將、
臨難鑄兵、
兵荒馬亂、
整甲繕兵、
足食足兵、
偃武櫜兵、
歷兵粟馬、
厲兵粟馬、
兵挫地削、
兵不由將、
驕兵必敗、
勵兵秣馬、
敗將殘兵、
懸兵束馬、
兵不血刃、
兵敗將亡、
精兵強將、
上兵伐謀、
潰兵遊勇、
諱兵畏刑、
富國強兵、
將寡兵微、
詰戎治兵、
5. 收字開頭四字成語收視返聽
[ shōu shì fǎn tīng ]
基本解釋
見“ 收視反聽 ”。
詳細解釋
見“ 收視反聽 ”。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壹心壹意 誠心誠意 收視反聽 全神關註 全神貫註 聚精會神 專心致誌
收兵回營,是漢語詞匯,拼音是shōu bīng huí yíng,是指召集正在戰鬥或值勤的士兵返回營地。後也指停止某項活動或工作,把人員召集回來。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壹回:"戰到黃昏時分,忽然下起大雨,雙方才各自收兵回營。"
事例二人大戰三百余合,不分勝負,看看天色已晚,各自~。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四十七回
收殘綴軼 collecting the inpletes and mending the leaks
發 音 shōu cán zhuì yì
釋 義 收集殘缺,綴補漏失。
折疊編輯本段成語典故
出處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余平生好鳩集經子,而限於力,收殘綴軼,大類 子淵 序中所雲。"
6. 含有兵字的四字成語大全棄甲曳兵、
草木皆兵、
兵貴神速、
殘兵敗將、
緩兵之計、
精兵簡政、
兵不厭詐、
兵荒馬亂、
窮兵黷武、
厲兵秣馬、
按兵不動、
先禮後兵、
損兵折將、
驕兵必敗、
招兵買馬、
兵強馬壯、
哀兵必勝、
老弱殘兵、
兵戎相見、
短兵相接、
紙上談兵、
天兵天將、
蝦兵蟹將、
兵挫地削、
臨難鑄兵、
兵不血刃、
精兵強將、
整甲繕兵、
偃武櫜兵、
足食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