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才若渴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壹樣。
安之若命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註定,因而甘心承受。
安之若素 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壹樣,不覺得有什麽不合適。
悵然若失 悵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 象失去什麽似的煩惱不快。
寵辱若驚 無論受寵、受辱,心裏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
寸陰若歲 歲:年。壹剎那象過壹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大辯若訥 訥:語言遲鈍,不善於講話。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大巧若拙 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
大智若愚 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象愚笨,不露鋒芒。
浮生若夢 浮生:空虛不實的人生;若:象。把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
肝心若裂 比喻極痛心。
歡欣若狂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恍然若失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麽似的。形容心神不寧,不知如何是好。
交淡若水 指道義上的往來。
驚喜若狂 形容又驚又喜,難以自持。
舉國若狂 全國的人都激動得像發狂壹樣。
舉重若輕 舉起沈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
料敵若神 形容對敵方活動預料非常準確。
門庭若市 門前和院子裏人很多,象市場壹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其應若響 比喻對答迅速,反應極快。
求賢若渴 象口渴思飲那樣訪求賢士。形容羅致人才的迫切。
趨之若鶩 趨:快走;鶩:野鴨。象鴨子壹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若存若亡 有時記在心裏,有時則忘記掉。用以形容若有若無,難以捉摸。
若即若離 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對人保持壹定距離。
若明若暗 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
若隱若現 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少成若性 指自幼形成的習慣就好象天性壹樣。
深藏若虛 虛:無。把寶貴的東西藏起來,好象沒有這東西壹樣。比喻人有真才實學,但不愛在人前賣弄。
受寵若驚 寵:寵愛。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爽然若失 爽然:主意不定的樣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無主、空虛悵惘的神態。
2. 第三個字是若的成語(4個)給我分就好了,我不要Q幣。
虛懷若谷。
解 釋:谷:山谷。胸懷像山谷壹樣深廣。謙虛的胸懷像山谷壹樣寬廣。形容非常謙虛,能容納很多意見。
出 處: 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
大智若愚
解 釋:谷:山谷。胸懷像山谷壹樣深廣。謙虛的胸懷像山谷壹樣寬廣。形容非常謙虛,能容納很多意見
出 處: 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
天涯若比鄰
解 釋:四海之內思念著自己的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像鄰居壹樣近。
出 處: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 第三個字是若的成語(有關於市)門庭若市
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釋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門前和院子裏人很多,象市場壹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出處《戰國策·齊策壹》:“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結構主謂式。
用法壹般用於家庭、商業、服務部門等場所。壹般作謂語、定語。
辨形庭;不能寫作“饋”。
近義詞車水馬龍
反義詞門可羅雀、門庭冷落
例句自從他的父親當上縣長以後;他們家每天都~。
4. 第壹個字和第三個字都是若的四字成語.若有若無 〖解釋〗形容事物不清晰或關系不親密。
若隱若顯 〖解釋〗若:好象;隱:隱藏;顯:顯現。好象隱藏不露,又好象顯現出來。形容隱隱約約,看不清楚的樣子。
若明若昧 〖解釋〗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若離若即 〖解釋〗形容對人保持壹定距離。同“若即若離”。
若明若暗 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
若隱若現 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若即若離 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對人保持壹定距離。
若存若亡 有時記在心裏,有時則忘記掉。用以形容若有若無,難以捉摸。
5. 第三個字是“如”的四字成語哀思如潮 哀傷的思緒如同潮湧壹般。
形容極度悲.. 873 愛才如渴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 770 愛財如命 把錢財看得跟生命壹樣重要。
形容極端..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四回:“我想近來世界,不管.. 836 愛國如家 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壹樣愛國愛民。 漢·荀悅《漢紀·惠帝紀》:“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 1042 愛民如子 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 《禮記·中庸》:“子,庶民也。”
漢·劉向《新序·雜事壹》:.. 715 愛錢如命 某些人貪愛錢財就像吝嗇生命壹樣。形.. 明·謝讜《四喜記·大宋畢姻》“既稱月老,又號冰人,愛錢如命.. 589 安堵如故 堵:墻壁,居所。
故:原來的。像原來.. 《史記·高祖本紀》:“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漢·荀悅《漢紀·.. 603 安然如故 還象原來那樣安安穩穩。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妳只看這壹個,那壹個,都是.. 788 安適如常 安靜而舒適,象往常壹樣。
指經過某種.. 702 白頭如新 白頭:頭發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 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語曰: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 1238 暴跳如雷 急怒叫跳,象打雷壹樣猛烈。
形容又急..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跳如雷。” 610 鼻息如雷 鼻息:鼾聲。
打呼嚕的聲音就象打雷壹.. 宋·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上使人微覘準所為,而準方酣寢.. 559 筆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 747 表裏如壹 表:外表;裏:內心。表面和內心象壹.. 《朱子全書·論語》:“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著實,故某集註雲.. 687 賓客如雲 來客多得如聚集的雲層。
形容客人多。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九:“又制下布衣壹襲,每逢月朔.. 477 賓至如歸 賓:客人;至:到;歸:回到家中。
客.. 《左傳·襄公三十壹年》:“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 649 兵敗如山倒 兵:軍隊。形容軍隊潰敗就像山倒塌壹.. 796 不絕如縷 絕:斷;縷:細線。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 《公羊傳·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國,南夷與此狄交,.. 1996 臣門如市 舊時形容居高位、掌大權的人賓客極多。 《漢書·鄭崇傳》:“臣門如市,臣心如水。”
495 臣心如水 心地潔凈如水。比喻為官清廉。
《漢書·鄭崇傳》:“臣門如市,臣心如水。” 成語查詢結果 成語詞目 釋義 出處 人氣 稱心如意 形容心滿意足,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心.. 宋·朱敦儒《感皇恩》詞:“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 812 澄江如練 澄:清澈,明凈。
練:潔白的熟絹。清.. 晉·謝朓《晚登三山還望景邑》:“余霞散成綺,澄江凈如練。”
504 赤貧如洗 赤貧:窮得壹無所有。形容極其貧窮。
《先哲叢談物茂卿》:“初蔔居於芝街,時赤貧如洗,古耕殆不給.. 493 觸目如故 觸目:目光所及。故:舊的,過去的,.. 宋·李昌令《樂善錄·洪州劉生》:“未周歲,公主忽告殂,國主.. 408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 622 春雨如油 春雨貴如油。形容春雨可貴。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壹:“春雨壹滴滑如油。” 明·解.. 520 從諫如流 諫:直言規勸。
聽從規勸像流水壹樣自.. 漢·班彪《王命論》:“從諫如順流,趣時如響赴。” 997 從令如流 從令:服從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 《商君書·畫策》:“是以三軍之眾,從令如流,死而不旋鍾。”
465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國語·周語下》:“從善如登,從惡是崩。”
1200 從善如流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 《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1249 大筆如椽 椽: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頂的木條。
象椽.. 《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 1477 丹心如故 丹心:忠心。仍如已往壹樣忠心耿耿。
450 膽大如鬥 形容膽量極大。 《三國誌·蜀誌·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
裴松之註引《世.. 478 膽小如鼠 膽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膽小。
《魏書·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 1111 倒背如流 背:背誦。
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 467 得婿如龍 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後漢李贗、孫秀俱娶太尉恒焉.. 460 簟紋如水 簟:竹。
竹席細密的紋理像清涼的水壹.. 宋·蘇軾《南堂五首》:“掃地焚香閉閣眠,簟紋如水帳如煙。”.. 611 鼎鑊如飴 飴:麥芽糖,糖漿。
受酷刑像吃糖壹樣.. 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538 度日如年 過壹天象過壹年那樣長。
形容日子很不.. 宋·柳永《戚氏》:“孤館度日如年。” 576 斷決如流 如流 :像流水壹樣多而迅速。
決斷事務.. 《周書·李彥傳》:“彥在尚書十有五載,,屬軍國草創,庶務殷.. 566 /chengyu/search2?q3=%C8%E7&PageNo=3。
6. 第三個字是‘四’的成語有那些八萬四千 本為佛教表示事物眾多的數字,後用以形容極多。
臂有四肘 比喻不凡的相貌。
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起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烽火四起 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家徒四壁 徒:只,僅僅。家裏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壹無所有。
街坊四鄰 街坊:鄰居。指住處鄰近的人。同“街坊鄰裏”。
九州四海 猶言天下。泛指全中國。
九洲四海 九洲:指中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九州之久是壹望無際的大海,此指中國以外的地方。指中國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狼煙四起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六通四辟 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時。
六通四達 猶四通八達。形容交通極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名揚四海 四海:天下。名聲傳揚到天下。形容名聲很大。
囊括四海 囊括:比喻統統包羅在內。指統壹全國。
三病四痛 指病痛很多。
三長四短 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長兩短”。②猶閑話,壞話。
三從四德 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壹。
三翻四復 變化無常或反復多次。
三翻四覆 翻:轉。反復無常。
三反四覆 指反復無常。
三老四少 ①老少眾人。②方言。稱參加青幫的人。猶言老少爺們或兄弟爺們。
三鄰四舍 泛指鄰居。
三朋四友 泛指各種朋友。
三妻四妾 妻妾眾多的意思。
三親四眷 泛指眾親戚。同“三親六眷”。
三清四白 指非常清白。
三求四告 指再三求告。
三三四四 猶三三兩兩。形容人數不多。
室徒四壁 猶言室內空無壹物。比喻貧窮。
四百四病 指四肢百體的四時病痛。泛指各種疾病。
投諸四裔 比喻流放到邊遠的地區。
危機四伏 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
文房四寶 俗指筆、墨、紙、硯。
文房四侯 指筆、硯、紙、墨。古人戲稱筆為管城侯毛元銳,硯為即墨侯石虛中,紙為好畤侯楮知白,墨為松滋侯易玄光,故稱。
文房四士 俗指筆、墨、紙、硯。同“文房四寶”。
文房四物 俗指筆、墨、紙、硯。同“文房四寶”。
文房四藝 指琴、棋、書、畫。
五湖四海 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
五零四散 形容零星渙散。
五洲四海 泛指世界各地。
眼空四海 形容自高自大,什麽都看不見。
揚名四海 揚名:傳播名聲。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以“四海”代指全國各處;也指世界各地。指名聲傳遍各地。
壹謙四益 謙虛能使人得到好些益處。
誌在四方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誌在四海 猶誌在四方。
7. 第三個字是如的四個字的詞語有哪些日月如梭,目光如豆,心口如壹,栩栩如生,心亂如麻,依然如故,始終如壹,賓至如歸,稱心如意,家貧如洗,從善如流,料事如神,鐵證如山,揮汗如雨,揮金如土,守口如瓶,膽小如鼠,用兵如神,表裏如壹,疾惡如仇,不絕如縷,骨瘦如柴,相敬如賓,暴跳如雷,心急如火,諱莫如深,壹見如故,度日如年,惜墨如金,愛財如命,對答如流,囊空如洗,視死如歸,壹敗如水,臣門如市,履險如冰,文思如泉 目光如炬 栩栩如生 執法如山 用兵如神 憂心如搗 壹清如水 亦復如是 應對如流 憂心如焚 有眼如盲 如火如荼。
8. 第三個字是在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腥聞在上、
言猶在耳、
黃雀在後、
遭劫在數、
滿不在乎、
薄技在身、
勿忘在莒、
成竹在胸、
骨鯁在喉、
龍德在田、
成算在心、
三星在天、
拳拳在念、
高下在口、
念茲在茲、
珠玉在側、
珊瑚在網、
風斯在下、
高下在心、
切切在心、
如芒在背、
高下在手、
大權在握、
芒刺在躬、
寸鐵在手、
誹譽在俗、
鳳凰在笯、
歷歷在目
如鯁在喉、
民生在勤、
得失在人、
飛龍在天、
蠻不在乎、
謀事在人、
遙遙在望、
夙夜在公、
痌瘝在抱、
有言在先、
似箭在弦、
有約在先、
告老在家、
芒刺在背、
高高在上、
鸞鵠在庭、
三星在戶、
心不在焉、
懷恨在心、
歷歷在耳、
提心在口、
滿不在意、
如箭在弦、
昭昭在目、
盡其在我、
痌癏在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