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當歌、眾醉獨醒、不勝杯杓、杯酒解怨、好酒貪杯等。
壹、對酒當歌 [ duì jiǔ dāng gē ]?
面對著美酒和歌舞,慨嘆人生短暫,應該有所作為。後也用來指及時行樂。
出處: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譯文:面對著美酒和歌舞,慨嘆人生短暫,應該有所作為。
二、眾醉獨醒 [ zhòng zuì dú xǐng ]?
比喻眾人沈迷糊塗,獨自保持清醒。
出處:戰國楚·屈原《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譯文: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汙),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三、不勝杯杓 [ bù shèng bēi sháo ]?
不勝:經不起。杓:舀東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已經醉了。
出處:西漢《史記·項羽本紀》:“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譯文:張良進去道歉,說:“劉邦禁不起多喝酒,不能當面告辭。”
四、杯酒解怨 [ bēi jiǔ jiě yuàn ]?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飲酒言歡,消解仇怨。
出處:《新唐書·張延賞傳》:“吾武夫雖有舊惡,杯酒間可解。”
譯文:我們雖然有舊怨,但是飲酒言歡,消解仇怨。
五、好酒貪杯 [ hào jiǔ tān bēi ]?
指喜歡喝酒。
出處:沙汀《酒後》:“保長王大廷只有壹宗缺點:有點好酒貪杯。壹喝醉了又會變得十足膿包,失掉了他那分堅韌的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