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敏而好學的敏什麽意思及出處

敏而好學的敏什麽意思及出處

敏釋義:聰明。敏而好學,漢語成語,拼音是mǐn ér hào xué,意為天資聰明而又好學。出自《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由來

盡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於初妻之娣,文子怒,將攻之。訪於仲尼,仲尼不對,命駕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但是仍然被謚為”文“(在謚法中極高的謚號),這不免讓子貢感到疑惑。而孔子對錯分明,不否定他的難能可貴的優點,告訴子貢他的謚的來由——雖然他聰敏而地位高,卻不恥於下問,這是常人所不及的。

敏的古漢語解釋

①迅速;敏捷。《論語·學而》:“敏於事而慎於行。”

②機敏;聰明。《齊桓晉文之事》:“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③勤勉;勤奮。《論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敏贍聰明多智。

敏行勉力以行;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