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大家都知道吧,那成語都有哪些典故呢?下面是我帶來的齒亡舌存典故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齒亡舌存意思亡:脫落,不存在。牙齒都掉了,舌頭還存在。比喻剛硬的容易折斷,柔軟的常能保全。
齒亡舌存典故相傳老子的恩師叫常楸。
有壹年,常楸老了快病死了,老子趕去探望。老子扶著常楸的手問:?先生怕快要歸天了,有沒有遺教可以告訴學生呢?
常楸緩緩回答:?妳就是不問,我也要告訴妳的。?他歇了口氣問:?經過故鄉要下車,妳知道嗎?
?知道了,?老子回答,?過故鄉而下車,不就是說不要忘記故舊嗎?
常楸微笑著說:?對了。那麽,經過高大的喬木要小步而行,妳知道嗎?
?知道了,?老子回答,?過喬木小步而行,不就是說要敬老尊賢嗎?
?對呀,?常楸又微笑著點點頭。想了壹會兒,常楸張開嘴問老子:?妳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
?在啊。?老子回答道:?您為什麽這樣問?
常楸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又繼續問道:?那妳看我的牙齒還在不?
?壹顆也沒有了。?
常楸問:?妳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老子想了想,答道:?知道了,舌頭還能存在,不就是因為它柔軟嗎?牙齒所以全掉了,不就是因為它太剛強了嗎?
常楸摸著老子的手背,感慨地說:?對啊,天下的事情,處世待人的道理都在裏面了,我再也沒有什麽可告訴妳了。?
齒亡舌存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