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當”的成語有哪些?

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當”的成語有哪些?

1、成語: 買櫝還珠

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釋: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舉例造句: 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買櫝還珠,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 ★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2、成語: 舍本逐末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釋: 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處: 《漢書·食貨誌》:“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舉例造句: 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註重內容,那是舍本逐末

3、成語: 舍本從末

拼音: shě běn cóng mò

解釋: 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舍本逐末”。

出處: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又有壹等人,自己親族貧乏,尚不肯周濟分文,到得此輩募緣,偏肯整幾兩價布施,豈不是舍本從末的癡漢!”

4、成語: 貪小失大

拼音: tān xiǎo shī dà

解釋: 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

出處: 《呂氏春秋·權勛》:“達子……使人請金於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舉例造句: 這叫做“貪小失大”,所以為人切不可做那討便宜茍且之事!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5、成語: 舍近求遠

拼音: shě jìn qiú yuǎn

解釋: 舍去近處的,追求遠處的。形容做事走彎路。

出處: 《孟子·離婁上》:“道在邇而求諸遠。”《後漢書·臧宮傳》:“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

舉例造句: 可見咱們天天是舍近求遠。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