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 水不斷下滴,可以滴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壹定成功。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恩恩相報 用恩惠報答恩惠;把有利於人的行為回報給有恩於己的人。
出處: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十壹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壹片精肉煎湯我吃,我就好了……我會去救他,正是恩恩相報。”
恩將仇報 拿仇恨回報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負義。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回:“我若壹口說出,他就把公主殺了,此卻不是恩將仇報?”
感恩圖報 圖:設法。感激別人的恩情而想辦法回報。
出處:宋·曾鞏《寄歐陽舍人書》:“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將勤補拙 以勤奮彌補笨拙。
出處:唐·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九轉功成 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後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出處:《抱樸子·金丹》:“其壹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轉數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數多藥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開花結果 原指經播種耕耘後有了收獲。現比喻工作有進展,並取得了成果。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開花結果自馨香。”
累足成步 比喻不斷積累,便能成功。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九十:“故累足成步,著備成德。”
磨杵成針 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出處:《潛確類書》卷六十:“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磨杵,白問其故。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卒業。”
駑馬十駕 原意是駿馬壹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出處:《荀子·勸學》:“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山溜穿石 山裏的滴水可以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處: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泰山之溜穿石。”
繩鋸木斷 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事在人為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壹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六十九回:“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就壹定能成功。
出處:《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幹。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鐵杵成針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心堅石穿 意誌堅決,能將石頭穿透。比喻只要意誌堅定,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宋·江鄰幾《雜誌》引封特卿《離別難》詩:“佛許眾生願,心堅石也穿。”宋·王懋《野客叢書》卷二十八:“世言:‘心堅石也穿。’”
以惡報惡 用惡行去回報別人的惡行。
出處:《榖梁傳·僖公二十三年》:“伐國不言圍邑。此言圍邑,何也?不正其以惡報惡也。”範寧註:“前十八年。宋伐齊之喪,是惡也;今齊乘勝而報,是以惡報惡也。”
以怨報德 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來回報別人的恩惠。
出處:《國語·周語》:“以怨報德,不仁。”
有誌竟成 竟:終於。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出處:《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誌者事竟成也。”
自強不息 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醉吐相茵 後以這壹典故喻指寬以待人必然會有好的回報。
出處:典出《漢書·丙吉傳》:“吉馭吏耆酒,數逋蕩,嘗從吉出, 醉歐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遂不去也。”此馭吏為邊郡人,熟悉邊事,後來為防務工作提出切實有用的建議。
鐵棒磨成針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鐵杵磨成針”。
出處:清·頤瑣《黃繡球》第十章:“拼著些堅忍工夫,做到鐵棒磨成針的地位,看似發達的遲,實在收效最速。”
鐵杵磨成針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