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遲”的成語有:姍姍來遲,遲徊不決,遲疑顧望,美人遲暮,欲速反遲等等。
1、姍姍來遲,漢語成語,拼音是shān shān lái chí,形容走得緩慢從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出處:《漢書·孝武李夫人傳》“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釋義:壹直站立盼望著,為什麽偏偏姍姍來遲。
2、遲徊不決,漢語成語,拼音讀chí huái bù jué,意思是猶言遲疑不決。
出處: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預備立憲》“為朝廷計,與其遲徊不決以啟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綱以箝黨人之口。”
釋義:為朝廷計算,與其延遲徘徊不決讓天下的疑問,如何明確表示政治法令來堵住黨人之口。
3、遲疑顧望,漢語成語,拼音是chí yí gù wàng,意思是遲疑觀望。
出處:唐·劉餗《惰唐嘉話》卷中“今若即發者,我死後可親任之,如遲疑顧望,便當殺之。”
釋義:現在如果發的,我死後可信任的,如果猶豫觀望,就要殺了他。
4、美人遲暮,漢語成語,讀音是měi rén chí mù,意思是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出處:戰國楚屈原《楚辭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釋義:想起那草木在秋風中飄落雕零啊,自己也要老了的憂慮淒然而生。
5、欲速反遲,讀音yù sù fǎn chí,漢語成語,意思是指過於性急圖快,反而不能很快達到目的。
出處:《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釋義: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