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的解釋:對老年人的泛稱。
耄耋之年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ào dié zhī nián,出自曹操《對酒》:“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壹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壹般稱福。
在雲南羅平富樂有壹塊古匾“期頤人瑞”,說的是該村王姓壹女老人曾經活到壹百多歲,所以有這個稱呼。
該村何姓有壹匾“冀衍耄耋”,是女兒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這兒有延長、達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歲的人,在這兒引申為高壽。整個的意思為期望父親身體健康,永享高齡(壽),活到八九十歲。
近義詞:
日薄西山。
拼音:rì bó xī shān。
註音:ㄖˋㄅㄛˊㄒ壹ㄕㄢ。
解釋: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於西山。”
例子:君須聽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燈新話愛卿傳》)
正音:“薄”,不能讀作“báo”。
辨形:“薄”,不能寫作“簿”。
辨析:日薄西山和“日薄崦嵫”都可形容太陽即將落山或比喻人或事物將到盡頭。但日薄西山較常用;而“日薄崦嵫”不太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