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表示來不及的成語有哪些?

表示來不及的成語有哪些?

追悔莫及、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應接不暇、目不暇接、悔之晚矣、悔不當初、後悔不叠、噬臍無及、後悔莫及

1、追悔莫及

讀音:[ zhuī huǐ mò jí ]

釋義:後悔也來不及了。

出處:漢·晁錯《上書言兵事》:“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也。”

造句:他壹時被花言巧語所迷惑而被騙去了壹部手機,現在追悔莫及。

2、猝不及防

讀音:[ cù bù jí fáng ]

釋義: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 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造句: 有人從背後撲來,他猝不及防,栽倒在地。

3、措手不及

讀音:[ cuò shǒu bù jí ]

釋義:措手:著手處理。來不及動手應付。指事出意外,壹時無法對付。

出處:宋活本《錯斬崔寧》:“魏生措手不及;通紅了臉。”

造句:城上亂箭齊發,周瑜措手不及,中箭落馬。

4、應接不暇

讀音:[ yìng jiē bù xiá ]

釋義:原指美景繁多,看不過來。後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過來。

出處: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造句:火車站的問事處擠滿了人,工作人員應接不暇。

5、目不暇接

讀音:[ mù bù xiá jiē ]

釋義: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出處: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之二》:“見其揚羽軍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

造句:“兒童大世界”裏,玩物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6、悔之晚矣

讀音:[ huǐ zhī wǎn yǐ ]

釋義:後悔已經晚了。

出處:《大宋宣和遺事》:“萬壹有奸邪叵測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造句:妳還是自己坦白交待為好,不然,我們把罪贓壹攤,那時悔之晚矣!

7、悔不當初

讀音:[ huǐ bù dāng chū ]

釋義: 後悔不在當初采取另壹種行動。

出處:唐·薛昭偉《謝銀工》詩:“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當初學冶銀。”

造句:壹些失足青少年,認識到了過去的錯誤,經常發出“悔不當初”的感嘆。

8、後悔不叠

讀音:[ hòu huǐ bù dié ]

釋義: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造句:我們不加思索沖動妄為脫口而出,往往得不償失後悔不叠。

9、噬臍莫及

讀音:[ shì qí mò jí ]

釋義: 比喻後悔也來不及。

出處:《左傳·莊公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臍),其及圖之乎?”

造句:如果妳不停止跟這群壞人來往,將來弄到身敗名裂,就噬臍莫及了。

10、後悔莫及

讀音:[ hòu huǐ mò jí ]

釋義: 指事後的懊悔也來不及了。

出處:《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反水不收;後悔不及。”

造句:小王因為粗心,他考試時漏了壹道題,事後他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