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提到明代中後葉,流派篆刻藝術興起的四個條件:印材、印人、印譜、印論。印材、印人不用多講,文彭的貢獻是最為重要的,而印譜,則要說到顧從德所輯《集古印譜》。我國早期的印譜,不少都是翻摹木刻本,多采用棗梨木翻刻,《集古印譜》即屬此類。這類印譜,將古印依樣畫瓢地摹勒到棗梨木書版上,由於摹勒、刻版難免失真,加之刻工多不熟諳篆刻藝術,所成印譜,均去神存形,乃至於其形也大失到魚魯難辨,每每使篆刻行家裏手懊喪不已。所以《集古印譜》的出版雖然掀起了仿學漢印的風氣,但是其中很多印也為壹些篆刻家所詬病。
甘旸便深感木刻的《集古印譜》神理不存,摹擬者翻訛疊出,古法澌滅,於是依照秦漢原印為翻本,用銅、玉摹刻,經過七年時間,於萬歷丙申年(公元1596年)刻成,名為《集古印正》,並附《印章集說》說明篆源、印制、印法、印材等各方面知識。《印章集說》有六十七個條目,實際上是集前人之說,經甘旸本人研究,而為印章藝術的專業術語的定義與釋文。此《印章集說》在明代篆刻藝術興起之後,在實踐的基礎上給以較為科學的分類與闡述,簡潔明了,具有理論的規範性,所以流傳甚廣,影響深遠。
關於《印章集說》還有個有趣的小典故,《印章集說》被很多唯利是圖的書賈看中,宣傳鼓吹之下,曾經兩次被篡改為文彭所著。也是因為這些緣故,很長很長的時間,乃至後面有很多近代的名家在自己的印學叢書中依然將《印章集說》歸為文彭所著。
盡管有了這樣的小插曲,《印章集說》依然被認為是壹部印學的總綱。以歸納的方法與深厚的實踐根基相結合,使得印學的用語得以規範和整理,為當時有誌於印學之人提供了實際的指導。
在介紹趙宦光之時,我們曾提到明代篆刻剛剛興起之時,有更新和復古兩派。這兩派沒有高下之分,對於後世的篆刻發展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復古派的甘旸,在摹刻秦漢印上所下的功夫,使得其時印人更加真實準確的看到秦漢印面貌,對於篆刻的普及和規範化有著特殊的貢獻。
有機會我們會詳細系統的介紹甘旸的《印章集說》。
我們還是通過甘旸傳世的印章來認識他的篆刻藝術。
姓名表字印:
印文:祝允明印
印章尺寸:21mm×21mm
四字白文姓名印,印文的排列是以右上角“祝”字始的逆時針排列。此種文字的排列方式也是篆刻藝術所獨有。祝允明,明代著名的書法家,與唐伯虎、徐禎卿、文徵明號稱吳中四才子。為祝枝山所刻的這方姓名印,壹是可以看出甘旸在吳中篆刻界的聲望,二也可以看到其時吳門對於篆刻藝術興盛所起的作用。
印文:朱完之印
印章尺寸:26mm×26mm
印文:朱之儒印
印章尺寸:29mm×29mm
兩方四字朱文姓名印。放在壹起對比可以看到漢印風格的“朱完之印”與圓篆文風格的“朱之儒印”的不同。漢印的篆法是將彎曲處作折的處理,並輔之以些許的圓潤,平正渾厚,而玉箸篆的篆法書寫則更加的秀美,這種做白文印如圓朱文印的風格亦是較為常見的。
印文:金元初印
印章尺寸:19mm×19mm
印文:金文華印
印章尺寸:22mm×22mm
四字朱文姓名印。與壹般圓朱文的印章有所區別的是,此二印的篆文設計都更顯平正,雖然不及漢印中篆法所表現的平正,但是亦較之壹般圓朱文的秀美有所不同。這樣的圓朱文風格雖非甘旸所創,但是亦是後世很多朱文印的典範。
通過兩方白文印與兩方朱文印的對比,希望大家對各種篆文設計風格有更加清晰的概念。
接著我們要看到的是甘旸傳世作品中較多的壹類,摹臨的秦漢璽印。這裏說璽印是因為其中有很多先秦古璽風格的印章,亦有秦漢印的典範。
印文:荊王之璽
印章尺寸:24mm×24mm
四字帶邊欄白文印。先秦古璽風格的白文印,其中較為值得註意的是邊欄的處理,只在四面作四畫作邊欄,而不是連為壹體的正方形邊欄。此種做法,在清末的很多篆刻家作品中可以見到。明代是篆刻藝術興盛的時期,這期間,文人自刻印剛剛興起,很多風格沒有定型,所以風格更加的多樣與豐富,有些甚至不合規矩,但是也是這樣的多樣性,才使得此時的篆刻藝術更加的值得大家研究。回到此印,其中所追求的古璽因時間所造就的滄桑與歲月感,略顯粗狂樸拙的刻法所尋求的巧拙相對,都有可取之處。我們看篆刻作品,看到很多名家的作品,都會看到其中的壹脈相承與個人的理解變化。
印文:日利
印章尺寸:15mm×15mm
兩字白文印。古璽風格的成語璽,這裏成語印的成語是指已有的語句。印文為“日利”二字的先秦古璽有很多,可以說是古璽成語璽中最多見的。章法依然是通過殘破與筆畫與印邊的粘連來形成滄桑感與歲月感,這種殘破的處理,是不容易的,要做到不刻意、不做作,否則便是畫蛇添足。
印文:出入日利
印章尺寸:16mm×16mm
帶邊格四字白文印。這種帶田字邊格的白文印是秦代的典型樣式。“出入日利”成語印,成語印也被認為是最早的閑文印,壹般是表示吉祥、入意的語句。如我們上文的“日利”,此印的“出入日利”,類似的還有“宜官”、“宜行”等等。
印文:明威將軍
印章尺寸:32mm×32mm
印文:龍威將軍上護軍
印章尺寸:37mm×37mm
印文:關內侯印
印章尺寸:23mm×23mm
上面三方漢印都是漢印中將軍印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從中我們亦可以看到甘旸對漢印的摹臨水準。漢印與將軍印喜歡的朋友可以找壹下我們之前的文章。
印文:蘿月山房
印章尺寸:44mm×44mm
印文:梅妝閣
印章尺寸:28mm×28mm
印文:三全道人
印章尺寸:45mm×45mm
印文:蓮峰鶴嶺中人
印章尺寸:49mm×49mm
最後帶來的這四方朱文印,給大家自己欣賞,雖然都是朱文印,可是風格特色,章法篆法都是有不同的。也可以從中看到雖然作為復古派代表的甘旸,在繼承秦漢璽印,推崇秦漢璽印的同時,亦有自己的獨到的理解,不是完全的照搬。在摹古之後亦是有自己的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