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食和動的成語有哪些

食和動的成語有哪些

食指大動、動之以情、怦然心動、弱肉強食、節衣縮食。

1、食指大動

拼音:shí zhǐ dà dòng

意思: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樣子。

出處: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譯文:楚國人獻給鄭靈公壹只大甲魚。公子宋和子家將要進見,走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動了起來。

2、動之以情

拼音:dòng zhī yǐ qíng

意思:用感情來打動他的心。

出處:現代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上冊:“隨便他如何導之以理,動之以情,壹個只是不肯松口。”

3、怦然心動

拼音:pēng rán xīn dòng

意思:心怦怦地跳動。

出 處:戰國·楚·宋玉《九辯》:“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意思:自怨自悲啊哪有終極,內懷忠忱啊精誠耿直。

4、弱肉強食

拼音:ruò ròu qiáng shí

意思:原指動物中弱者的肉是強者的食品。

出處:唐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弱之肉,強之食。”

譯文:弱者的肉是強者的食品。

5、節衣縮食

拼音:jié yī suō shí

意思:省吃省穿,泛指節儉。

出處:宋·陸遊《秋獲歌》:“縮衣節食勤耕桑。”

譯文:省吃省穿的辛勤耕地和桑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