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萬狀:各種樣子。驚慌恐懼得表現出各種形態。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語出] 宋·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亦作“驚惶萬狀。”
[正音] 恐;不能讀作“ɡǒnɡ”。
[辨形] 狀;不能寫作“壯”。
[近義] 膽戰心驚 心驚膽戰
[反義] 不動聲色 處之泰然
[用法] 含貶義。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
驚魂動魄
[釋義] 形容十分恐懼
[語出] 清·陳確《示兒帖》:“《易》曰:‘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讀《易》至此,未嘗不驚魂動魄,心膽墮地也。”
[近義] 驚心動魄
魂飛天外 形容萬分恐懼,或受到某種 *** 而失去了主宰。
驚心悼膽 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恇怯不前 恇怯:恐懼畏縮。恐懼畏縮,不敢向前。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毛發悚然
[釋義] 亦作“毛發聳然”。毛發豎起。極言驚駭、恐懼。
膽戰心驚——戰:通“顫”,發抖。 形容十分害怕 。
坐立不安——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
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心驚膽戰——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提心在口——心提在口,幾乎要跳出來。形容恐懼。
惶恐不安——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駭人聽聞——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憂心忡忡——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坐臥不安——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形容因憂愁恐懼而不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