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
拼音是xuě zhōng sòng tàn,
意思是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宋·範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成語故事:
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趙匡胤,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宋太祖壹起打過天下,深切的知道江山得來不易。因此,他特別愛護老百姓!
有壹年冬天天氣特別寒冷,到處都是深厚的積雪,宋太宗在皇宮裏面穿著龍袍,烤著炭火還覺得寒氣逼人。他命人拿來美酒,借酒來驅寒,壹杯酒還沒喝完,他就想到了壹個問題:我住在皇宮裏,穿著貂皮做的龍袍,烤著炭火還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貧苦百姓,他們又沒有炭火烤,不知道會被凍成什麽樣子呢?我必須想點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壹些實際問題。
想到這裏,他馬上找來開封府伊,對他說:“現在天寒地凍,我們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得人都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妳們馬上帶上衣服和木炭替我去問候他們,幫他們迅速解決這個燃眉之急。”
開封府伊接到聖旨,馬上帶領他的隨從,準備好衣服糧食和木炭,挨家挨戶送到百姓手裏。那些有困難的百姓們非常感激,都稱皇上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