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ōu bīng huí yíng
解釋:召集正在戰鬥或值勤的士兵返回營地。後也指停止某項活動或工作,把人員召集回來。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壹回:“戰到黃昏時分,忽然下起大雨,雙方才各自收兵回營。”
示例:二人大戰三百余合,不分勝負,看看天色已晚,各自~。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四十七回
近義詞:鳴金收兵
語法:作謂語、賓語;用於軍事等
收買人心
拼音:shōu mǎi rén xīn
解釋:指用金錢、感情等籠絡人心。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31回:“他也知道收買民心,開倉賑濟,並恤被兵之家,四縣亦如此行事。”
示例:妳不要再~了。
近義詞:籠絡人心
歇後語:劉備摔孩子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籠絡人心
收視反聽
拼音:shōu shì fǎn tīng
解釋:不視不聽。指不為外物所驚擾。
出處:晉·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示例:逢壹災,偶壹異,則~。 ★唐·白居易《辨水旱之災,明存救之術》
近義詞:收視返聽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人對事物的看法
收緣結果
拼音:shōu yuán jié guǒ
解釋:指了卻前緣,得到結果。舊有因果報應之說,指前有因緣則必有相對的後果。同“收因結果”。
出處:《紅樓夢》第壹二○回:“[空空道人]見後面偈文後又歷敘了多少收緣結果的話頭。”
近義詞:收園結果、收因結果、收因種果
語法:作謂語、賓語;用於書面語
收之桑榆
拼音:shōu zhī sāng yú
解釋:指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後指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示例:這於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趕緊訂正寧此,庶幾‘~’雲。 ★魯迅《後記》
近義詞:亡羊補牢
歇後語:失之東隅
語法:作賓語、定語;常與“失之東隅”連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