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有虎有羊的成語

有虎有羊的成語

有虎有羊的成語:

餓虎撲羊

拼音:è hǔ pū yáng

解釋: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壹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麽紅蓮記》:“壹個初侵女色,由(猶)如餓虎吞羊。”

示例:敵人像~壹樣撲向解放區。

近義詞:餓虎見羊、餓虎撲食

語法:作定語、賓語;形容迅速兇猛貪婪

虎入羊群

拼音:hǔ rù yáng qún

解釋: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沖入柔弱者中間任意砍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

示例:敵人就像~殘酷迫害老百姓。

近義詞:狐入雞舍、虎蕩羊群

語法:作賓語;比喻強者在肆意欺淩弱者

驅羊攻虎

拼音:qū yáng gōng hǔ

解釋:驅:趕。驅趕羊群去進攻老虎。形容以弱敵強,力量懸殊,必遭覆滅。

出處:《史記·張儀列傳》:“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臣竊以為大王之計過也。”

近義詞:以卵擊石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力量懸殊

羊入虎群

拼音:yáng rù hǔ qún

解釋:比喻好人落入壞人的手中,處境極端危險。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邵九娘》:“竊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近義詞:羊落虎口、羊入虎口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處境極端危險

羊質虎皮

拼音:yáng zhì hǔ pí

解釋: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示例:~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

近義詞:外強中幹、羊質虎形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外強中幹

餓虎吞羊

拼音:è hǔ tūn yáng

解釋:饑餓的老虎活吞壹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壹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示例:他的吃相就像~。

近義詞:餓虎撲食、餓虎見羊

語法:作定語、賓語;形容迅速兇猛貪婪

餓虎擒羊

拼音:è hǔ qín yáng

解釋:像饑餓的老虎捕食羔羊壹樣。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七回:“兄聽得索郎郎的叉盤聲響,使個‘餓虎擒羊’勢,叫道:‘妳敢來麽?’”

示例:他做出壹個~的動作讓大家哄堂大笑。

近義詞:餓虎撲食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迅猛

虎蕩羊群

拼音:hǔ dàng yáng qún

解釋: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沖入柔弱者中間任意橫行,以強淩弱。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壹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

示例:那知小俠指東打西,竄南躍北,猶臺~。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九十二回

近義詞:虎入羊群

語法:作賓語;比喻強者在肆意欺淩弱者

羊落虎口

拼音:yáng luò hǔ kǒu

解釋:比喻處於險境,有死無生。

出處:元·朱凱《昊天塔》第壹折:“俺家姓楊,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裏。這個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中冊:“郁四壹死,必定難制,托以孤兒寡婦,會變成~。”

近義詞:羊入虎口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