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漢語成語,拼音是zhèng jīn wēi zuò,意思是整壹整衣服,端正地坐著。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整壹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出自《史記·日者列傳》:“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攬著帽纓)正襟危坐”。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
例句他正襟危坐,將註意力集中在課本上,汲取他必須學得的知識。他竭盡全力,搞得臉色蒼白、恐怖可怕。
正襟危坐近義詞:道貌岸然
拼音dào mào?àn rán
解釋神態莊重嚴肅,裝作壹本正經的樣子,多用於諷刺假裝正經、表裏不壹的人。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壹百四回: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
例句別看他平時總是壹副道貌岸然的樣子,接觸多了,才發現他其實品質卑劣。
詞語用法:
1、文文正襟危坐在老師的辦公室,認真地回答老師的問話。
2、他正襟危坐等著客人的到來。
3、雙手舒適地覆蓋在膝蓋上,這叫正襟危坐。
4、在客廳裏正襟危坐地等待著這位大師的接見。
5、老人正襟危坐,儼然似尊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