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麽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更深人靜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壹:“師曰:‘更深人靜,***伊商量。’”
更深夜靜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壹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夜已很深,沒有壹點聲響。形容夜深處於壹片寂靜之中。
出處:漢·蔡琰《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黑更半夜 指深夜。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有好差使就派了別人;這樣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沒良心的忘八羔子!”
黃卷青燈 黃卷:古代書籍用黃低繕寫,因指書籍;青燈:油燈發青色的燈光,指油燈。燈光映照著書籍。形容深夜苦讀,或修行學佛的孤寂生活。
出處:宋·陸遊《劍南詩篇·客愁》:“蒼顏白發人衰境,黃卷青燈空心。”
柳暗花遮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朧的景色。
出處:元·吳昌齡《端正好·美妓》套曲:“漏永更長燭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
清夜捫心 清:清靜;捫:按摸。指深夜不眠,進行反省。
出處:唐·白居易《和夢遊春》詩:“捫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明·茅維《鬧門神》:“倘清夜捫心,原無芥蒂。”
三更半夜 壹夜分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時。指深夜。
出處:《宋史·趙昌言傳》:“四人者(陳象輿、胡旦、董儼、梁灝)日夕會昌言第。京師為之語曰:‘陳三更,董半夜’。”
深更半夜 指深夜。
出處:《宋史·趙昌言傳》:“時鹽城副使陳象輿與昌言善,知制誥胡旦、度支副使董儼皆昌言同年,四人者,旦夕會昌年之第。京師為之語曰:‘陳三更,董半夜。’”
夜靜更闌 闌:盡。無聲無息的深夜。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夜靜更深 無聲無息的深夜。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夜深人靜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出處:漢·蔡琰《胡茄十八折》:“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期。”
鐘鳴漏盡 漏:滴漏,古代計時器。晨鐘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出處:漢·崔寔《政論》:“鐘鳴漏盡,洛陽城中,不得有行者。”《三國誌·魏書·田豫傳》:“年過七十而以居位,譬猶鐘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