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爛的下壹句是:此誌不渝。
海枯石爛是漢語成語,拼音是hǎi kū shí làn,意思是海水幹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誌永遠不變。
出處:宋代王奕《法曲獻仙音和朱靜翁青溪詞》,“老我重來,海幹石爛,那復斷碑殘礎。”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海枯石爛的近義詞
壹、天長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釋: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多指愛情)。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譯文:即使是天長地久,總會有終了之時,唯有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二、海誓山盟 [ hǎi shì shān méng ]
解釋: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壹樣永恒不變。
出自:宋·辛棄疾《南鄉子·贈妓》:“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譯文:別用眼淚說壹些有的沒的,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壹樣永恒不變總是虧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