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善而從比喻選擇好的來辦,指人也指事。下面是我整理的擇善而從成語解釋,歡迎查閱,謝謝!
擇善而從成語解釋 篇1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
典故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釋義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學好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見賢思齊、取長補短、從善如流
相反詞同流合汙、沆瀣壹氣、吹毛求疵
同韻詞神會心融、好尚不同、琴瑟和同、膽壯心雄、八窗玲瓏、有眼無瞳、貫朽粟紅、庸中皦皦、五尺微童、不敢茍同、......
年代古代
教學同步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魏徽《諫太宗十宗疏》高中二冊·課文·23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執政大臣魏獻子把祈氏的領地分為7縣,把羊舌氏的領地分為3縣,委派與提拔壹些地方長官。他想啟用魏戊,擔心人家說他偏私,問大夫成傳,成傳認為只要有才德,就不論親疏,關鍵看能不能擇善而從,能不能賞罰分明
示例遇事必詳為考慮,而後與部下商議,擇善而從。 老舍《張自忠·劇中重要人物說明》
其它使用
◎ 王先生與之交手險勝,從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的可貴之處正是擇善而從。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願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後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
擇善而從成語解釋 篇2漢字書寫: 擇善而從
漢語註音: zé shàn ér cóng
成語出處: 春秋.孔丘弟子《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成語語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指學好。
擇善而從的意思: 從:追隨,引伸為學習。指選擇好人而追隨或學習,按照好的做。比喻選擇好的來辦,指人也指事。
擇善而從的.近義詞: 取長補短、見賢思齊、從善如流;
擇善而從的反義詞: 沆瀣壹氣、同流合汙、吹毛求疵、無所適從;
擇善而從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執政大臣韓獻子死後由魏南子執政。他把祁氏的領地分割為七個縣,把羊舌氏的領地分割為三個縣,並讓壹些賢能的人去擔任這些縣的長官。其中有壹個名叫魏戊的與魏獻子同壹個宗族。有壹次,魏獻子遇到大夫成鱄(zhuān),開誠布公地問他:“我讓魏戊去管理梗陽,別人會不會說我有私心,說我搞宗派呢?”成鱄也推心置腹地回答:“這怎麽是拉宗派呢?魏戊對君王忠心耿耿,對同僚十分謙遜,品行端正,辦事幹練,讓他去做縣大夫有什麽不可以?任用官吏應該不管關系親疏,壹視同仁:那就是看他能不能用道義來約束自己、能不能誨人不倦;能不能大公無私,光明磊落;能不能賞罰分明;能不能擇善而從。只要符合條件,就不必擔心別人的議論。”魏獻子於是很放心地讓魏戊赴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