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怎麽讀音
[yī]
部首:扌
筆畫:12
五筆:rkbg
繁體:揖
解釋:〈文〉雙手抱拳,置於胸前,是壹種行禮方式
“揖”,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yī,最早見於秦朝小篆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揖”的基本含義為古代的拱手禮,如作揖、揖讓;引申含義為讓出,遜主,如揖讓、揖盜開門
詳細字義
◎?揖?yī?
〈動〉
(1)?(形聲。從手,咠(?qì)聲。本義:拱手行禮)
(2)?同本義?[make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
自家拜揖,願求恩官高姓大名。——《水滸全傳》
(3)?又如:揖客(長揖不拜之客;向客拱手為禮);揖遊(古代行禮時依禮儀進退俯仰)
(4)?讓出,遜主?[give ground]
公惟國家之統,揖大福大恩,事事謙讓,動而固辭。——《漢書》
(5)?又如:揖讓(揖遜。賓主相見的禮儀;禪讓。讓位於賢);揖盜開門(比喻接納壞人,自取其禍)
(6)?通“壹”。專壹?[sigle-minded]
普天之下,搏心揖誌。——《史記·秦始皇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