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射擊技術高超,絕無虛發。
#語出《戰國策.西周策》。
後亦用「百發百中」形容技術高妙,能命中目標。
或形容料事、用計、施藥等相當準確。
「百步穿楊」、「前功盡棄」 典源 #《戰國策.西周策》蘇厲謂周君曰:「敗韓、魏,殺&a02501-002.jpg;武,攻趙,取藺、離石、祁者,皆白起。
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今攻梁,梁必破,破則周危,君不若止之。
謂白起曰:『楚1>有養由基2>者,善射;去3>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左右皆曰善。
有壹人過曰:「善射,可教射也矣。」
養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氣力倦,弓撥矢鉤,壹發不中,前功盡矣。」
今公破韓、魏,殺&a02501-002.jpg;武,而北攻趙,取藺、離石、祁者,公也。
公之功甚多。
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壹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公不若稱病不出也。
』」〔註解〕(1)楚:國名。
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壹。
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養由基: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
善射箭,百步外射柳葉,百發百中。
***王時為大夫。
晉楚鄢陵之戰,賴其連射連中,阻止晉軍追擊。
***王卒,吳侵楚,為急行軍前鋒,司馬子庚繼之。
請子庚三處設伏兵,誘敵深入,大敗吳軍於庸浦。
(3)去:距離。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四.周本紀》 典故說明 據《戰國策.西周策》載,蘇厲是戰國時謀士。
有壹次,他聽說秦國大將白起即將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就對周王說:「白起曾經打敗了韓、魏、趙等國,並且殺害魏國將領,攻占了許多土地。
現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壹旦被攻下,周王室就會面臨危險,您應該想辦法阻止。」
於是建議周王派人前往秦國去對白起說:「以前楚國有壹個名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
在距離柳樹壹百步的地方射擊,射出壹百支箭,每壹箭都能射中柳葉,壹旁觀看的人都誇贊射得很好。
但是有壹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
』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妳卻說可以教導我,那妳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妳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妳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壹下疲倦了,壹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
』就像妳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
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壹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
所以妳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
後來《戰國策》原文的「百發百中」成為壹句成語,用來形容射擊技術高超,絕無虛發;或形容料事、用計、施藥等相當準確。
書證 01.《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源)02.《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洞主姓蒙名細奴邏,手執木弓藥矢,百發百中。」
03.《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楊生)年紀漸大,長成得容狀醜怪,雙目如鬼,出口靈驗。
遠近之人多來請問吉兇休咎,百發百中。」
04.《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狄希陳心裏想道:『童奶奶的錦囊,素日是百發百中,休得這壹遭使不著了。
』」05.《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事先生放心。
小弟生平有壹薄技:百步之內,用彈子擊物,百發百中。」
06.《紅樓夢》第九七回:「(寶玉)那身子頓覺健旺起來,祗不過不似從前那般靈透,所以鳳姐的妙計,百發百中。」
07.《三俠五義》第二二回:「若論展昭武藝,他有三絕:第壹,劍法精奧;第二,袖箭百發百中;第三,他的縱躍法,真有飛檐走壁之能。」
用法說明 壹、語義說明形容技術高妙,能命中目標。
使用類別用在「技藝精湛」的表述上。
例 句<01>只見他反身跳投,又進了,真是百發百中!<02>他屢獲射擊金牌,是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03>看這些高手射飛鏢,幾乎都是百發百中,真令人佩服。
<04>要想在奧運拿射箭金牌,非得練成百發百中的功夫不可。
<05>他能有百發百中的功夫,是靠他每天練投壹千次籃得來的。
二、語義說明形容料事、用計、施藥等相當準確。
使用類別用在「正確精準」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料事如神,經常是百發百中。
<02>軍師妙計向來百發百中,不必懷疑。
<03>喝蜂蜜浸泡蘿蔔的汁來治咳嗽,聽說有百發百中的效果。
近義詞: 矢無虛發,百步穿楊,彈無虛發,十拿九穩,料事如神
反義詞: 辨識 參考語詞 百中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