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不入 漏洞百出 前後抵觸 首尾乖互 相互抵觸 鬻矛譽盾
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
《韓非子·難勢》上說,有個人又賣矛,又賣盾。賣矛的時候說他的矛無比鋒利,什麽東西都能刺透;賣盾的時候又說他的盾無比堅固,什麽東西都穿不透。有人就問他,要用妳的矛刺妳的盾怎麽樣呢?他無言以對。後用“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百度漢語 立即下載
詳細釋義
解釋: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出自:《韓非子·難壹》:“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成語故事:
自相矛盾37.3w 00:37
楚國有壹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壹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壹戳,只要壹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這時,壹個看客上前拿起壹支矛,又拿起壹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壹楞,突然爆發出壹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
《魏書·明亮傳》:“辭勇及武;自相矛盾。”
造句:
1. 這篇文章邏輯混亂,自相矛盾,需要進壹步的修飾。
2. 還原情境可以避免張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錯誤出現。
近義詞:格格不入 漏洞百出 前後抵觸 首尾乖互 相互抵觸 鬻矛譽盾
反義詞:並行不悖 天衣無縫 滴水不漏 順理成章 自圓其說 言行壹致 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