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四字成語

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四字成語

1. 形容“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的成語有哪些

1、從諫如流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是cóng jiàn rú liú,形容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臧克家《納諫與止謗》:也有少數聰明點的,為了坐穩江山,籠絡人心,也能從諫如流。

2、從善如流,讀音為cóng shàn rú liú,是壹個漢語成語,形容聽取正確的意見及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流水那樣快而自然。出自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譯文:采納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流水那樣暢快而自然。

3、納諫如流( nà jiàn rú liú)是壹個漢語詞匯,基本意思是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三折:“豁達大度,納諫如流,為宗而罷刑肉。”

4、博采眾議是壹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ó cǎi zhòng yì,意思是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魯迅《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於是依照了這定律,並且博采眾議,將《玉君》創造出來了。”

5、虛若懷谷(xū ruò huái gǔ),谷:山谷。胸懷像山谷壹樣深廣。胸襟寬大得像山谷壹樣。形容非常謙虛,能容納很多意見。

2. 能夠廣泛的聽取別人的意見並能接受的成語都有什麽

成語:周聽不蔽、諫鼓謗木、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納諫如流、拭面容言

1、周聽不蔽

讀音是zhōu tīng bù bì,漢語詞語,釋義為廣泛聽取意見就不會被蒙蔽。蔽:蒙蔽。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出處〗漢·賈誼《新書·道術》:“周聽則不蔽,稽驗則不惶。”

2、諫鼓謗木

拼音:jiàn gǔ bàng mù

解釋:諫鼓,相傳堯曾在庭中設鼓,讓百姓擊鼓進諫;謗木,相傳舜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讓百姓在上面寫諫言。指廣開言路,聽取各方意見。

出處:《淮南子》卷九《主術訓》:“臣聞堯舜之世,諫鼓謗木,立之於朝。

翻譯:堯設置供進諫者敲擊的鼓,舜樹立了供人們書寫意見的木柱,湯設立了監察官員,武王備用了警戒自己謹慎的搖鼓,哪怕出現細微的過失,他們都已做好了防備的措施。

3、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中國成語。意謂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才能明辨是非;聽信單方面的話,就分不清是非。兼:同時涉及或具有幾種事物。兼聽:多方面聽取不同意見。

明:明辨是非。暗:糊塗,辨不清事實真相。現代泛指:在看待某壹件事的是非。從正面的角度考慮就會很清楚明白,如果從心裏陰暗面分析就會很糊塗。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翻譯:皇帝之所以賢明是因為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才能明辨是非;聽信單方面的話,就分不清是非

4、納諫如流

是壹個漢語詞匯,基本意思是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納:采納,接受;諫:舊指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如流:迅速。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

出處: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三折:豁達大度,納諫如流,為宗而罷刑肉。

翻譯:豁達大度,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為宗室而罷免了刑肉之罰。

5、拭面容言

拭面容言是漢語詞匯,是接受別人的批評,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的意思,出自《東周列國誌》。

拭:擦;拭面:擦去別人吐在自己臉上的唾沫;容言:聽取別人意見。泛指接受別人的批評,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四十五回:婦人輕喪武夫功,先軫當時怒氣沖,拭面容言無慍意。

3. 形容壹個人懂的吸取別人的意見的成語

反聽內視:內視:向內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公聽並觀: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

廣謀從眾:謀:商量。多與他人商量,聽取眾人的意見。

惠施之謀:比喻兼聽則聰,善於聽取不同的意見才能明察善斷。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諫鼓謗木:諫鼓:相傳堯曾在庭中設鼓,讓百姓擊鼓進諫;謗木:相傳舜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讓百姓在上面寫諫言。指廣開言路,聽取各方意見。

敬守良箴:箴:規勸,勸告。認真聽取、遵守有益的規戒。

納諫如流:納:采納,接受;諫:舊指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如流:迅速。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

內視反聽:內視:向內看;反聽:聽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裒如充耳:像聾子壹樣塞耳不聞,形容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同“褎如充耳”。

謙恭虛己:虛己:謙虛,虛心。謙虛恭敬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拭面容言:拭:擦;拭面:擦去別人吐在自己臉上的唾沫;容言:聽取別人意見。泛指接受別人的批評,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

小決使導:決:開通水道。開小口子,引導水流通。比喻經常聽取批評意見,改正缺點,就可以避免犯大錯誤。

懸鞀建鐸:指聽取臣民意見。

懸鞀設鐸:懸:吊掛;鞀:鼗鼓,撥浪鼓;鐸:大鈴。吊起鼗鼓,設置鈴鐸。指聽取臣民的意見。

懸鼗建鐸:鼗,俗稱“撥浪鼓”。指聽取臣民意見。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厭聞飫聽:指充分聽取。

堯鼓舜木:堯、舜:古代傳說中的兩位賢君;鼓:諫鼓;木:箴木。堯門旁設諫鼓,舜門外置箴木。形容君主賢明,能隨時接受意見,聽取忠告。

周聽不蔽:蔽:蒙蔽。廣泛聽取意見就不會被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