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壹粟的解釋是大海裏的壹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滄海壹粟,漢語成語,讀音是cāng hǎi yī sù,意思是大海裏的壹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出自北宋·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微不足道的事。示例:我本人只是滄海壹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中國***產黨,是中華人民***和國。 ——錢學森《在授獎儀式上的講話》。
成語出處:蘇軾(北宋)《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成語辨析:近義詞九牛壹毛、太倉壹粟、微不足道。反義詞恒河沙數。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微不足道的事。示例:我本人只是滄海壹粟,渺小得很。
出處介紹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壹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作者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
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